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基本内容及其教育研究•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内容研究,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研究重要的核心的子课题•德育内容的民族化,决定德育内容的有效性;德育内容的有效性,决定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提高中国德育的实效性,关键在于实现学校德育的民族化、现代化和科学化。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构建学校德育民族化、现代化和科学化,关键是要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构建中国有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关键要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不重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是不懂得中国德育,不开展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是不合格的学校教育工作者。本讲内容:一、中国道德及教育在各历史时期的形成与发展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德目体系的构建三、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的主要内容一、中国道德及教育在各历史时期的形成与发展综观、系统考察中国5000多年的道德历史发展,在不同历史时期存在德目及德目体系问题。德目具有时代性、基础性、继承性和操作性。没有德目的德育不可能有针对性、继承性、实效性和科学性。•据史料记说,古代伏羲氏统治天下的时候,画出八卦,造出文字,从此产生文章典籍。即三坟、五典、八索、九丘三坟,系指伏羲、神农、黄帝时代的书,讲的都是天人关系的重大道理;五典,系指少昊、颛顼、高辛、唐尧、虞舜五帝的书籍,讲的都是治理天下的恒长道理的八索,系指夏、商、周三代将三坟、五典、视为宝贵,统叫八索,主旨是求索八卦的含义九丘,系指九洲所有天文地理。从反映这些书籍德卜辞中出现德字,如“以德配天”“惟德是辅”可以看出古代德目体系已渐形成。中国历来将社会共同的道德规范作为学校道德教育的德目,其区别在于不同历史阶段的德目及其内涵的调整和充实。•周代制礼倡德:将孝道作为人的基本品德。子(慈)、良、恭、义、仁、惠、柔、敬、和、友、中、懋等品德规范,为社会道德教化的核心内容。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三德”:至德(道)、敏德(行)、孝德。“三行”:学孝行,以亲父母;学友行,以尊贤良;学顺行,以事师长。“六德”:知、仁、圣、义、忠、和;“六行”:孝、友、睦、姻、任、恤。•春秋时期强化礼教。《左传》中有“六顺”:君义、臣行、父慈、子孝、兄爱、弟敬;管仲: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将灭亡。•孔子重礼乐之教。孔子继承了商周的伦理思想,创建了独特的以仁为核心的儒家伦理道德体系。他以“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为主要教育内容。他提出两个“四教”:诗、书、礼、乐;文、行、忠、信。他设计的完整人格是“三达德”:智、仁、勇;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孟子发展孔子思想。孟子以“人性善”论为理论基础,继承发展了孔子的思想,提出“四德”、“五伦”的道德教育思想。“四德”,即仁、义、礼、智(亦即: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五伦”,即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五类人伦。他教育人们“明人伦”、“知仁义”,极大地丰富了孔子的思想。•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董仲舒发挥了孔子的思想,提出:“教,政之本也;狱,政之末也。”(《春秋繁露·精华》)主张道德教育是“为政之首”。进而,把儒家的伦理规范概括为“三纲五常”,即,“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仁、义、礼、智、信等。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对策建议,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是一个历史的选择,它对中华民族传统道德传承及教育的发展起到了划时代的作用,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朱熹是后汉儒家思想德集大成者。朱熹在继承儒家传统思想的基础上,吸收、融合了佛道思想,构成了一套系统的、严密的、哲理化的道德教育思想,他提出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他把“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作为“五教之目”;把“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作为“为学之序”;并以“言忠信,行笃敬,惩忿窒欲,迁善改过”为“修身之要”;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行有不得,反求诸己”为“接物之要”。朱熹把学校教育分为小学(8—15岁)、大学(16岁以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