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下册《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乘法》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来宾市武宣县禄新镇中心小学执教教师:李献美一、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63页例1及“做一做”和第64页练习十五的第1、2题。二、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的过程,初步掌握笔算方法,理解算理。2.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并能自主优化。3.在探索算法与解决问题过程中,增强相互交流的意识,体验成功的喜悦,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三、教学重点: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四、教学难点:理解乘的顺序和用十位上的数去乘时,所得的积的末位要和十位数对齐的道理。五、教学具准备:课件六、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复习旧知师:同学们,新华书店在举行图书促销活动,想去看看吗?师:出发前,我们先来完成几道练习题,都对了就可以出发。课件出示1.口算:24×2=24×20=70×30=21×40=32×30=13×30=学生小结(口算两位数乘整十数的规律)2.笔算并说出计算过程32×4=21×6=学生小结:(笔算两位数乘一位数的方法)【设计意图:通过复习,再现口算两位数乘整十数的规律和笔算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过程,为学生探索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顺序及理解笔算乘法的算理准备条件。】(二)探究新知,解决问题师:真棒!大家都做对了,那我们就一起进入书店看看吧!1.课件出示教材P63情景图,引出问题。师;哇,真多书呀!小红和妈妈也来买书呢!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幅图,从图中你能得到哪些数学信息?生:小红买一套书12本,每本24元。师:小红遇到一个与数学有关的什么问题?生:小红买一套书一共要多少钱?(随机板书)师:怎样列式呢?(抽学生说,教师相机板书:24×12=)。师:这是几位数乘几位数的算式?2.估算:师:请同学们先帮小红估一估,大约要付多少钱?师:哪位同学说一说你是怎样估算的?生:24×12大约是240。我把12看成10,24×12=240.生:24×12大约是200.我是把24看成20,12看成10,24×12=200.师:这是估算的结果,怎样才能知道谁的估算的钱数最接近准确答案呢?这就需要计算出24×12的准确答案.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板书课题: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设计意图: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必须借助估算和推算。这样引导有利于学生对算理的构建,起到水到渠成的作用。】师:同学们,准确结果是怎样计算的呢?3.自主探究学生独立思考,尝试着在练习薄上例式计算。4.小组交流师:与同组的同学交流你的算法,告诉同学们你算的每一步是什么意思。5.展示汇报师:哪个同学愿意和大家一起分享自己的计算方法?方法1生:我是这样计算的,我把12分成10和2,24×2=48(元)是买2本书的钱,24×10=240(元)是10本书的钱,48+240=288(元)是12本书的钱。师;(相机板书),这位同学的方法好不好?思路清晰吗?你们还有别的计算方法吗?。。。。。。方法2师:现在我们一起探讨24×12的竖式计算方法师:先列竖式,怎样列呢?(相机板书)师:列好竖式后,第一步算什么?(24×2)怎样算?师:(盖住1)大家观察,这跟前面学过的两位数乘一位数竖式一样吗?能告诉老师怎样算了吧?【引导学生说出:先用第二个因素个位上的2依次去乘24得48,即二四得八,8写在个位2的下面。(强调得数的末位和因数的个位对齐。)二二得四,4写在十位上。】师:这是我们学过的两位数乘一位数,24×2的积等于48(板书)师:这一步求的是什么?师:我们再看第二步用哪一位上的数乘24?(师盖住2)(24×10)生: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1分别去乘24.一四得四,4写在十位上。师:为什么4写在十位上?生:因为1是表示一个十。10×4=40,所以4要写在十位上。师:那1×2得2,2写在哪位上?生:2写在百位上师:为什么?生:因为1×2在这里是表示一个十乘二个十,得200.所以2写在百位上。师:你真聪明!大家都认为是这样吗?再看算式,表面上是24,实际上是多少?(240)是谁和谁相乘得的?(24×10)师:注意积240末位的0可以不写。(板书:24×10的积)师:这一步求的是什么?生:10本书的价钱。师: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