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游学海敢搏风浪誓教金榜题名。决战高考,改变命运。凌风破浪击长空,擎天揽日跃龙门第11课伟大的历史转折课程标准1、认识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我国社主义现代化建设史上的伟大转折。2、知道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主要内容,了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基本原理。3、以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为例,探讨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列举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认识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史上的伟大转折。2.知道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主要内容。3.以深圳经济特区的建立为例,对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进行探讨,提高分析、归纳历史问题的能力。二、过程与方法1.学生收集相关图片,和身边的长辈交流,了解改革开放对家乡的影响,学习从多渠道获取和处理信息和史论结合的方法。2.结合《沿海地区对外开放示意图》,了解我国对外开放的格局,学习读图、释图的方法。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识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我党历史上的一次伟大转折,坚定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伟大的党,敢于认识并改正自己的错误,能够领导中国人民取得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胜利。2、感受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所取得的重大成就,认识改革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强国之路。教学重点: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和历史意义;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设立经济特区等改革开放重大举措的作用。教学难点:如何理解十一届三中全会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史上的伟大转折;了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基本原理四、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欣赏歌曲《走进新时代》导入新课。一、改革开放的春雷1,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1)、阅读课文并观看视频《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了解这次会议召开的历史背景,并概括出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时间、地点、主要内容及其意义。(学生独立完成表格的内容)十一届三中全会时间地点内容意义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开始了全面的拨乱反正,为刘少奇恢复名誉,为广大干部、知识分子平反;有效地调动了各界层人士的积极性,使其以饱满的精神投身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春天。二、在希望的田野上1,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国家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展开。思考:(1)、在改革之前,农村情况是什么样子呢?(用两首民谣让学生思考农村当时存在的问题?)民谣一:劳动与劳动计酬歌:出工一窝蜂,田里打掉工。不管勤与懒,评分一棍通。出工人等人,做事人看人。收工人赶人,评分人骂人。民谣二:群众怨言:我是庄稼汉,种田为吃饭。自己饿着干,哪能争贡献。(这两段民谣说明农村改革前夕的“人民公社”体制存在的弊端:集中劳动,吃大锅饭--------缺少自主权积极性不高-----------改革势在必行)(2),农村是怎样改革的呢?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即:建立在土地公有制基础上,集体所有的土地长期包给各户农民使用。(3),指导学生看教材“农民赞扬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歌谣”思考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形式?(包产到户)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基础?(土地公有制)c、什么事农民的责任、权利和利益?(责:保证国家、集体的;权:土地的使用权;利:剩下的都是自己的。)(4),阅读下列材料,结合课本内容分析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人口粮食产量人均口粮人均分配收入还贷款交售粮食1976年19户110人35000斤230斤32元-------------------1979年20户115人132300斤800斤200多元800元30000斤比一比:以上数据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十一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的根本利益得到保障,生产积极性空前提高,粮食产量增加农业生产发展迅速)三:对外开放的窗口播放歌曲《春天的故事》1,多媒体显示文字“任何一个民族、一个国家,都需要学习别的民族、别的国家的长处,学习人家的先进科学技术。”——邓小平2,指导学生参照《沿海地区对外开放示意图》,并说说我国对外开放的步骤及其特点。(5个经济特区——14个沿海开放城市——4个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这样一个多层次、有重点、点面结合的对外开放格局形成。)3,学生讨论:深圳的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