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词二首新梦设计室冯涛制作第一课时青年毛泽东一九二七年一九五六年一九五六年回韶山时拜见小学老师毛宇居会见著名科学家李政道先生毛泽东(1893年12月26日——1976年9月9日)毛泽东词《采桑子·重阳》手稿写于一九二九年十月毛泽东诗词简介毛泽东(1893-1976)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创建者,是一位具有诗人气质的政治家。他一生创作了大量的诗词作品,极具浪漫主义气息和豪放派风格。毛泽东的绝大多数作品都可以视为一个政治家的抒怀,充满了乐观主义的大气与远见卓识的光辉,不少诗词作品达到了较高的艺术境界。沁园春沁园春●●长沙长沙毛泽东沁园春长沙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朗诵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这首词写于1925年,这是北伐战争开始的前一年,“农运”蓬勃展开。毛泽东直接领导了湖南的农运,建立了“农协”,10月,毛泽东从韶山前往广州,途经长沙,重游橘子洲,面对绚丽的秋景,回忆往昔的岁月,写下了这首气势磅礴的词。此时毛泽东年仅32岁。阅读本词,要体会词中意象,理解蕴含的情感。背景与要求阅读上阕,思考下列问题:1.开头三句的正常语序是怎样的?2.一个“看”字领起哪几句?3.说一说(或写一写)词中描绘了什么样的秋景。4.写景诗句中哪些动词用得好?为什么?5.写景诗句与“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这一问题的提出有什么联系?沁园春长沙上阕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1.前三句的正常语序应为:独立寒秋,橘子洲头,湘江北去。2.“看”字引领“万山红遍”至“万类霜天竞自由”的七句话。①这七句所描绘的都是看到的景色;②都表现大好秋光。万山红遍层林尽染3.七句词描绘的景象:江枫的火红,江水的碧绿,船行的迅猛,鹰的强劲有力,鱼的轻松自在。景象的特点:色调鲜亮,对比鲜明,景象开阔壮丽,充满蓬勃的生机。意蕴与情感:暗示了工农运动的蓬勃展开,表现了词人奋发向上的精神状态,为下文的抒情提供气氛,准备了背景。重点词语及其表意效果万——山之多遍——红之广染——仿佛人工上色的结果漫——水溢满之态透——清澈见底之状争——昂扬上进之势击——强劲有力翔——轻快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最后三行:旨在抒情。显示作者的远大抱负和以天下为己任的使命感。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面对宇宙的广阔,我情绪激昂,试问无边的大地,谁能主宰你的盛衰?全班同学齐声诵读沁园春·长沙同学们,这次课结束了,别忘了复习。再见!!第二课时沁园春长沙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全班齐声朗诵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读下阕,思考下列问题:1、上阕提出“谁主沉浮”这一问题,下阕回答了吗?哪些话是回答?2、“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这两句的正常语序是怎样的?3、下阕中的哪个字是领字,领起哪几句?4、“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这一句是在问谁?“击水”一词有何深意?沁园春长沙下阕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携来百侣曾游。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世界什么问题最大?吃饭问题最大。什么力量最强?民众联合的力量最强。什么不要怕?天不要怕、鬼不要怕、死人不要怕、官僚不要怕、军阀不要怕、资本家不要怕。——毛泽东《湘江评论》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携来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