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市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学习质量检测高三语文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用黑色墨水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经世”最初多作“阅历世事”“经历世亊”解,自晋朝葛洪著《抱朴子》之后,“经世”不复有《淮南子》“养生以历世”的道家话语色彩,而是进入儒家话语系统。“经世”之“经邦治国”“经国济世”内涵,虽为后起,但之所以一经《抱朴子》的运用,便成为儒家文化的核心概念,因这一内涵十分精确地表述了儒家的文化定位。“经世”是孔孟以来儒学为自身设定的文化标识。儒家司徒之职事,乃是以治民之官兼教民之责。故孔子答子路,谈到儒者的行动目标时,从“修己以治人”上推到“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论语·宪问》)。以此为基点,儒家与其他思想流派划开了界限,譬如道家,言神仙方药、鬼怪变化、养生延年、禳邪却祸之事。“经世”这一概念正表述了儒家的文化基调。因此,历代儒者无不反复强调“经世”,声言“儒者之学,以经世为用”(《王龙溪先生全集》卷十三,以下标注卷教);“圣人之学,主于经世”(卷一);“儒者之学,务为经世”(卷十三),从而建构起儒学的“经世”传统,并不断加以强化。“经世”是一种精英身份的表演,其话语的背后隐藏着权力关系。在中囯古代,士人最喜言“经世”,无不自况“少习经世之学”“少负经世之略”“素抱经世之志”,甚至有士大夫以“经世”命名,如明代天启年间仕至户部尚书的张经世。正是借助于“经世”话语的言说,士人建构起文化精英身份。“经世”意味着士人以其所学参与经略国事、治理社会之事务,而未曾习练过经世之学,是无法入仕经世的。因此,“经世”是士阶层的专属话语,草野平民无以进入这一话语层面。“经世”并非个体的抉择,而是国家职能的需求。“经世”的目标,盖在有益于社会,有益于国计民生,而此两大功能,与国家履行社会职能的需要是相吻合的。国家的社会职能有:调整统治阶级内部不同利益集团的关系;干预社会经济活动,如发展社会生产,从经济强盛中攫取财富;组织、领导科技、教育和文化艺术事业,控制思想意识形态。儒家的“经世”思想正迎合了历代王朝的政治统治需要和国家的社会职能需要。在“经世”思想的号召下,士人积极参加国家治理,既强化了王朝的政治统治和思想统治,也维持了国家的日常运行。中国古代“经世”论分帝王经世与士人经世两类。“帝王经世”实际上是宋代士大夫致力于“正君心”,引导君主治理国家政事,所谓“帝王经世”,就是他们建构的帝王治统路线,如“颜回在陋巷,而于帝王经世之事无所不讲,此学者所当法也”(真德秀《四书集编•论语集编》。“士人经世”指以士人为主体的经世活动,它是中国古代“经世”活动的主流。上层、下层经世均包括在内,如明代王龙溪所主张“在家仁家,在国仁国,在天下仁天下”(卷十三)。(摘编自周积明《经世:概念、结构与形态》,《天津社会科学》2018年第3期)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项是A.经世指人们阅历世事、经历世事、养生以历世,也可指儒者经邦治国、经国济世。B.国家的社会职能有调整内部不同利益集团的关系、干预经济活动、控制思想意识形态等。C.帝王经世是帝王为让士大夫们致力于“正君心”,引导君主治理国政而建构的治统路线。D.士人经世指古代以士人为主体的于不同层面发挥着不同程度作用的一种经世活动。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采用了对比论证手法,以突出“经世”让儒家与其他思想流派划开了界限。B.文章列举明朝官员以“经世”命名等事例,论证了士人欲建构起文化精英身份。C.中间三段呈递进关系,论证了“经世”内涵精确表述了儒家的文化定位的观点。D.文章指出“经世”的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