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如何更好把握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工作调研报告近年来,在xx市委的正确领导下,蒲城始终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遵循规律、破解难题”的党建工作指导思想,重点围绕“牵总协调、规范提升、活动引领、示范带动、强化保障”五个方面,持续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工作,推动我县党建工作不断跨上新台阶,保障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一、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一)党的建设制度改革的方向必须是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全面深化改革必然要面对更为严峻的复杂形势和各种风险考验。面对这种严峻考验,必须把握改革的方向和目标,那就是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党的建设制度改革,作为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地位更显特殊重要。党的建设制度改革的方向不是要弱化党的领导,而是要通过改革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发挥党在全面深化改革中的领导核心作用。这就要求在党的建设制度改革的过程中,我们要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定不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旗。只有不断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全面深化改革才会有坚强的政治保证,全面深化改革的成果才会由最广大的人民共享。(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的内容要更加注重具体化、程序化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制度意识在不断增强。随着制度意识的增强,党内制度的制定也步入了快速轨道。但与此同时,制度的制定存在的最大的问题就是一些制度条文普遍较为抽象、笼统,尤其是缺少程序上的设计和细则上的安排,导致制度的落实执行千差万别,一些制度的效果差强人意,甚至一些制度还为制度性腐败留下了温床。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明确提出“强化上级纪委对下级纪委的领导”,并且作出“查办腐败案件以上级纪委领导为主,各级纪委书记、副书记的提名和考察以上级纪委会同组织部门为主”的具体规定,这是30多年第1页共5页来的第一次。这就从体制机制上进一步明确了党委负主体责任、纪委负监督责任的责任分工。实践中类似党章中第四十三条这样较为笼统的条文规定,在党的制度中仍然占有一定的比例,进一步具体化、程序化的任务十分艰巨,这些都是下一步党的建设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三)党的建设制度改革的难点是打破思想观念的束缚和利益固化的藩篱随着党的建设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思想观念的束缚和利益固化的藩篱必然不断显现出来。以思想观念为例,可能关联着个人的思想认识水平和某种政治认识,当然其背后的本质必然是某些利益的诉求。同样对于固化的利益来说,地方、部门利益或者个人利益可能会在党的建设制度改革中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这些束缚和藩篱都有可能成为党的建设制度的难点。必须清醒地看到,要完成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任务,只有中国共产党能够承担这样的历史重任,因为从党的性质上来说,党除了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没有自己的任何私利,这就保证了党能够自始至终处于一个超然地位去推动改革。(四)党的建设制度改革的程序要充分发扬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以一个一般的制度改革为例,制度改革包括废止、创设、修订三种情况,无论哪种情况,就其本质而言,都是一个新的制度制定的过程,包括了起草、征求意见、修订、完善等不同的环节。另外根据制度的重要性,这些不同的环节可能还要循环往复多次。在每次的循环往复中,征求意见是最为重要的一步,党的建设制度的改革也莫不如此。以党的建设制度的制定为例,在征求意见的过程中,党内制度主要征求党内意见,当然也要征求党外代表人士的意见。而党组织和国家、社会关系的制度的制定,就不仅仅是限于征求党内意见了,这就对征求意见的环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制度的制定不仅要最大限度地发挥党内民主,而且要更多地去征求普通群众和党外代表人士的意见,通过广泛多层制度化的协商民主,确保公众最大程度的参与,征求社会各阶层的意见,寻求各方利益的最大公约数。(五)党的建设制度改革的成果要有落实评估机制八项规定出台以后,中省市各级定期公布各地八项规定的执行情况,第2页共5页并就违反八项规定的案件进行社会公开通报,有力地推动了八项规定的落实执行,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了制度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