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暴露处理及报告制度一、hiv暴露应急处理1.保持镇静。2.迅速、敏捷地按常规脱去手套。3.用肥皂液和流动水清洗污染的皮肤,用生理盐水冲洗粘膜。4.如有伤口,应当在伤口旁端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再用肥皂液和流动水进行冲洗;禁止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5.受伤部位的伤口冲洗后,用消毒液如。75%酒精或者0.5%碘伏进行消毒,并包扎伤口;被暴露的粘膜,应当反复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6.尽早实施预防性用药。最好在4小时内实施,最迟不得超过24小时;即使超过24小时,也应当实施预防性用药。7.随访和咨询。在暴露后第6周、第12周及6个月,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对暴露者进行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对服用药物的毒性进行监控和处理,观察和记录艾滋病病毒感染的早期症状。8.登记和报告二、锐器伤应急处理1.保持镇静2.迅速、敏捷地按常规脱去手套。3.立即从近心端向远心端挤压受伤部位,同时以流动水冲洗。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再用肥皂液和流动水清洗周围的皮肤,用生理盐水清洁受伤部位。4.伤口冲洗后,用消毒液如。75%酒精或者0.5%碘伏进行消毒,并包扎伤口。5.登记和报告三、登记和报告制度1.登记内容。职业暴露发生的时间、地点及经过;暴露方暴露的具体部位及损伤程度;处理方法及处理经过。hiv暴露还需登记暴露源种类和含有艾滋病病毒的情况;是否实施预防性用药、首次用药时间、药物毒副作用及用药的依从性情况;定期检测及随访情况。第1页共2页2.报告制度。发生职业暴露后立即报告科室负责人→医院感染科(或医务科)→hiv阳性职业暴露报区或市疾病控制中心(或卫生局)→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四、血液及体液外溅的应急处理1.外溅物仅是少许点状飞溅,立即戴手套用75%酒精纸巾擦拭,再用清水清洁、干燥;丢弃手套,洗手或手消毒。2.如果飞溅物较多,立即戴手套用吸水性能强的纸巾或一次性洁布擦拭外溅物后丢弃,再根据污染部位采用不同的消毒方法。(1)地面或设备表面。用浸满1000mg/l含氯消毒液的清洁布浸泡该区域3-10分钟,丢弃该清洁布,再用清水反复清洁、干燥;丢弃手套、帽子、口罩,更换工作服,洗手或手消毒。(2)裸露的皮肤。立即用1000mg/l含氯消毒液擦拭消毒,再用洗手液和清水反复清洗并干燥;丢弃手套、帽子、口罩,更换工作服,洗手或手消毒。(3)工作服。立即脱下工作服,用1000mg/l(1%)的含氯消毒液浸泡3-10分钟,再用清洁剂及清水反复清洗并干燥。第2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