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曲线路段突起路标线形诱导有效性研究摘要:交通安全与道路的线形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当道路的线形变化时,驾驶人的视线很难随着线形的变化而急剧改变,直线至平曲线过渡处是事故的高发点之一。突起路标作为线形诱导设施的一种,能够有效的减少因不良视线导致的交通事故,在美国等发达国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设置的方式在我国相关的规范中却只有一般原则性的规定,相关研究成果较少,在研究突起路标布设间距时,其原理也都是直接采用国外基于线形诱导标的试验结论,直接应用于突起路标时,其有效性并没有得到验证。关键词:突起路标;线形诱导;视觉特性第1章绪论1.1课题的目的和意义1.1.1课题目的人、车、路、环境等要素共同组成了道路交通这个复杂的动态系统,在这个系统内只有各要素之间相互协调作用,才能够支撑起整个系统高效、安全、有序的运作。相关的统计表明,绝大多数交通事故的发生是驾驶人的失误和道路环境共同作用引起的结果,然而人在交通事故的成因中是属于不可控的因素,但是通过优化外部条件,使得驾驶人获得更好的驾驶环境与体验,减少由于外部原因导致的控制失误,道路交通事故的概率就能随之大大地降低。1.1.2课题意义交通安全与道路的线形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而道路在设计时的许多平、纵、不良线性的组合,使得驾驶人在道路行驶过程中遇到许多不可预知的安全隐患,虽然在道路设计的初期考虑到了这些因素,但是这些潜在的安全隐患并不能完全的消除,如驾驶人在由直线路段向小半径曲线路段行驶时,道路的线形变化时,驾驶人的视线却很难随着线形的变化而急剧改变,尤其是道路标线在长时间的使用后,磨损严重,丧失了原有的线形诱导功能,这种情况在夜间行车时将变得极为糟糕。因此交通事故的多发点就出现在道路的凸曲线顶部及直线至平曲线过渡处。1.2课题背景对于轮廓标和线形诱导标而言,国内外已有较为系统和深入的研究,尤其是轮廓标,制定了统一的间距设置标准。然而,对于突起路标,虽然在如美国等发达国家有了十分广泛的应用,但其设置的方式在我国相关的规范中却只有一般原则性的规定,且相关研究成果较少。对于突起路标的设置,现有研究的布设的基本原理建立在国外对于线形诱导标的试验结论上,然而线形诱导标的大小与布设位置与突起路标不尽相同,其结果的有效性跟适用性并没有得到检验,同时,其设置间距依所搭配诱导设施类型而定,没有完善的设置原理与方法。通过对美国一些布设突起路标多年的地区的统计研究发现,如果其设置的数量和间距不合理,将会使得线形诱导的效果大打折扣,更为甚者出现相反的效果,使得事故率不降反升,因此,对于合理的布设突起路标就显得尤为的重要。1.3文献综述彭武宏以国外的线形诱导标诱导理论试验为基础,考虑驾驶人的视觉特点、车辆的灯光照射性能,建立了以视线诱导为目的,在驾驶人视野范围内始终出现四块路钮的设置间距与曲线半径的关系模型,以路钮视像连续为目的形成一条线的设置间距与道路设计车速之间的关系模型,并根据反光及不反光路钮的特点、设置的经济性和路段的交通安全状况对其设置方式作了分析和探讨;毛慧同样基于可见四个诱导标为基础,给出了单圆曲线的间距计算模;黄镇建分别对单圆曲线路段与带有缓和曲线的平曲线路段提出了两种不同的算法,并对其设置间距进行了计算;赵兵对反光式突起路标的失效方式以及其形成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结合高速公路的工程实际运用,对突起路标的选择提出了建议;卢达,郭波,冯启达通过结合国内突起路标产品的市场现状,以试验的方法分析了塑料突起路标产品的利弊,并提出了选择的原则及方法,针对安装中的常见问题也提出了简单可行的解决方案;盛玉刚,夏红亮,吕婷婷等根据目前道路上安装的反光式突起路标存在破坏率高、反光功能失效快等问题,在调查数据基础上,分析得出反光式突起路标的主要破坏形式、破坏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上,运用ANSYS软件,建立有限元分析模型,将影响因素分为静荷载与动荷载两种情况分别加载到有限元分析模型上进行力学分析,得出导致反光式突起路标功能失效的情况及其疲劳寿命系数和屈服极限。总结来讲,在我国对突起路标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