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贾平凹笔下的女性美引言:一直以来,对于作家贾平凹,很多人都已经关注到了他笔下所塑造的完美的女性形象,在他们所发表的文章中也都能对这些女性形象的美进行十足的欣赏,但却忽略了一点,就是很少有人能结合贾平凹的女性崇拜倾向来进行欣赏。在本论文中,笔者在道出贾平凹笔下女性美的同时,也探讨了产生这些美的基础———文本中的女性崇拜倾向。在中国的当代文坛上,贾平凹是一个文化姿态异常引人注目的成就卓然的作家,他一直依据自我认定的风格在进行着不倦的创作。无论他的不合时宜还是他的独特怪异都被当作是一种“贾平凹现象”,在“商州”和“西京”这两块根据地上,贾平凹向我们奉献了许多美妙和奇异,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令人惊叹的审美境界。作为一位以塑造女性形象见长的男性作家,他的作品中渗透着对女性的独特感觉和理解,他往往通过对女主人公跌宕起伏的命运流程的刻画,凸现出其性格中耀眼的部分,展现对现实生活的理解以及对人生意义的独特感悟和别样解读。作家既注重自己独特的作文风格,又注重通过对故事和人物的搭建来表现对现实生活敏锐的洞察与透视,加上作家深厚的艺术底蕴,使得作品好读又耐读,因而多次出现“洛阳纸贵”的场景。在贾平凹的前期作品中,差不多是“尽了全身去抒写女子的”(穆涛语),这些女子或美在诗意、或美在良善、或美在妖娆、或美在不可言传,作者仰视之如天上的星月一般,但从《废都》开始作家的态度有了明显的变化。在《废都》中,“庄之蝶成了神,对待女人犹如大佛顶施恩泽,招之即来、挥之即去”[1]。在其后创作中那种淳朴美丽的女性已不再复现,代之的是那些展示了复杂的“丑陋”的女性形象。本文试图通过分析贾平凹的作品来展现其中的女性美。1.女性本体的美1.1纯真温情之美。在贾平凹的早期作品《满月儿》中,他对满儿和月儿的描写,充满纯真温情和山野芳香,它的价值不再是对人生入木三分的刻画,而是为新时期文学打开了另一扇窗户。满儿和月儿的纯净和美丽“在复苏的文坛上吹过一缕清新的春风”[2]。在之后的《小月前本》中的小月,《鸡窝洼人家》中的麦绒和烟峰,《远山野情》中的香香仍然都是这种类型的女性的代表。她们不仅有着外形的美丽,更有着内心的善良,这一批钟灵毓秀的女性与淳朴的生活相映成趣,而她们的形象由于其单纯的美丽,使得听惯了伤痛和苦诉的人们眼前一亮,引起了人们对清新秀丽的向往,因而这类作品在新时期的文坛引起很大的成功。尽管这类女性的美丽能引起人们无限的遐想,但她们的单纯也带来了某种审美的平面化。在小说《浮躁》中,贾平凹按照自己的审美理想和艺术情趣去塑造了柔情似水、钟灵毓秀的少女和少妇形象,视他们为中国民间传统美德的精灵与化身,并在创作中把握富有时代生命,焕发着美的地方,让女性作为自己审美理想的载体,赋予其言行心理、形象气质,灵魂精神以时代的美,期待着过去与未来、古朴与文明、精神与物质、传统美德与现代进步的和谐结合。[3]贾平凹的作品,女性由于其温柔的天性、秀丽的面容、细腻的情感、浪漫的气息等特征可以给予男性以更多的心灵抚慰,帮助男性战胜脆弱,获取精神的力量,激发起生命的热情和创造的欲望。所以,女性尤其是被神化的女性往往是美的象征。《浮躁》生动而形象地反映出由时代变革所引起的生活的矛盾,观念的抗争,心灵的波澜在女性心理和精神上的变化。1.2、诗意之美。贾平凹自20世纪90年代以后作品中逐渐涉及较多的女性类型,是在城市与乡村不断交叉变异中那些心性高洁,美丽善良,具有现代与保守相结合的女性,这类女性以石华、虞白、西夏等为代表。这类女性形象,在形象的深入与生动上明显的逊于贾平凹对于以上两类女子的刻画,似乎总与人物有一层隔膜,不能写出一种切肤的感觉。尽管他所写的是现代女子,但给人的感觉仍是一位传统女性。这些女子的行动,无不以主宰爱情的男性的意愿为旨归,未曾表现出当代女性理应具有的独立与平等的精神风范。如《高老庄》中西夏的形象寄予了作家的几许期望,西夏有着“大宛马”般挺拔高挑的身材,美丽性感。更为可贵的是在她的品德方面,丝毫没有城里姑娘的娇气和做作,也没有一般漂亮女子的傲慢与自私。她对婆婆孝敬有加,视子路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