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初中生物教学中学生积极性培育摘要:本文根据个人生物教学经验,总结出重视课堂、设计课堂对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性,文中也提到教学生活化的需要,以及引导学生探索研究对提高学生积极性的促进作用,本文旨在通过个人教学实践经历,简要的介绍一些培养学生学习生物积极性方法及意见。关键词:生物,设计课堂,生活化,积极性生物课程,是当今前沿科学生命科学的基础课程。生物课程不仅是理论研究的课程,又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在教学中,是否能在有限课堂时间内,让学生掌握生物的精华内容,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是关键。然而在现行的生物教学中,许多学生对生物并没有多大兴趣,生物作为理科中的“文科”,很多时候被学生认为“死记硬背”就可以。下面,本人就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来具体说说提高生物教学中学生积极性的一些心得。一、积极设计精彩课堂,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课堂的设计,对于一个内容有点枯燥课程的教学是比较重要的,课堂设计是作为老师整堂课的整体规划,策有时候直接影响着学生积极性以及一堂课的学习效果,生物老师针对生物课堂特征,也需善于设计课堂。首先设计课堂需重视导语设计,有些老师喜欢直奔主题,这能完成教学任务,但这样方式有时却不能引导学生积极性。课堂导语设计,关键要抓住学生心理特点,把学生引导到教学内容上来,让学生很快进入“角色”。当导语的设计,我们可以采用许多方式来实现,一个故事,一次讨论,一段有趣的视频,一个精美flash,都能起到引发学生兴趣作用,例如在学习趋光性时候:教师可以请同学谈谈“飞蛾扑火”这一成语,为什么飞蛾喜欢“扑火”呢?是不是飞蛾真正天生的舍生取义大无畏精神呢?带着这些疑问,引发学生思考,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总之,导语设计是课堂设计的重头戏,它能大大提高学生注意力,学也为生物老师进入教学内容讲解做好铺垫。其次,课堂讲解知识的设计是关键。在现今的教学中,我们许多老师也习惯于在课堂上详细讲解,面面俱到,而学生也习惯做笔记,老师讲多少,学生抄多少,然而这样的方式已不符合时代发展需求。毛泽东说:学习的目的全在于应用,学生记住知识,并灵活运用,这才是教学的目的。在生物教学过程中,我觉得学生应该有充分的机会来参与,讨论,例如光合作用放出氧气实验,老师可以请学生上台演示,让学生在试验中发现问题,有些学生发现金鱼藻放出的氧气并不明显,这时老师就可以抓住机会引导全班同学思考,为什么金鱼藻并没有如书中所说“放出大量氧气”呢?有些学生就提出光线太弱,于是我们由可控制光线强度来验证。这样通过这些学生自己动手来反映问题,一来让学生发现问题,二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再次,结尾的设计也需认真,在课堂上,结尾一般是对本堂课总结,结尾一般可以再次回到开头提出的问题,结合学习内容来解决问题。老师在总结内容的同时,也可以介绍一下有关教学内容前沿发展形势,例如克隆羊,老师就可以介绍一下当前我国的研究状况,以及国外的最新进展,通过这些知识拓展,启发学生兴趣,引起他们在生物学方面进一步深造的欲望。二、教学联系生活,通过生活体会来提高学习兴趣生物无处不在,例如炒得很热的“周老虎”,生物老师就可以联系到生物资源保护来讲课。学习不单单是知识由外向内的转移和传递,而是学习者主动地建构自己知识经验的过程。因此教师要做一个教学有心人,处处留心与生活有关的生物教学资料,创设生活情境,将生物问题巧妙设计到生活情境中,使学生学得有情趣、学有所得。第一,教学方式生活化。知识建构理论认为,生物学科的教学,学生是在自己生活经验基础上,来学习知识的。学习者走进教室,往往并不是一张的白纸,他们有自己在生活中形成的知识。许多生物问题,学生肯定会有自己对此了解,也有一些疑问,例如将酶学习与我们吃饭久嚼有糖味道联系起来,将教学方式变得离生活越来越近。第二,教学内容生活化。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的“生活即教育”。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通常教材上怎么说,教师就怎么讲,然而,教材上的案例,这些案例远离了学生的生活,远离了学生的实践,学生没有联系到自己体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