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传染病患者的护理【摘要】传染病相较于其它疾病具有传染性与复发性的特点,传染病患者的心理压力较大,常有恐惧、焦虑、抑郁、自卑、逆反等心理。所以传染病患者的护理工作更加的复杂细腻。本文就传染病护理人员的基本要求进行了概括,就患者的正确护理工作,从常规护理和心理护理等多方面进行了阐述。【关键词】传染病患者;常规护理;心理护理;康复体验传染病是由多种致病性的病原体而引起的传染性疾病。传染病的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会导致多数人在相同世界患上同种类型的疾病。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世界范围内人员流动的增多,加快了传染性疾病的传播和蔓延。环境的污染也使传染病患者的病情日益复杂。因此传染病患者的护理也受到了医疗界的广泛重视。医疗界多年的实践证明科学的常规护理与亲情式的心理护理相结合能更好的促进传染病患者康复。1、传染病护理人员素质要求1.1职业素质扎实的基本功,丰富的理论知识是一个成为医护人员最基本的专业要求。健康的体魄、良好的身体素质与强大的身体抵抗力是一个医护人员最基本的身体要求,二者缺一不可。并且相较于其它科室,传染病科对护理人员的这两点要求还要更高一点。专业要求方面,传染病科室的护理人员不仅要接受过优秀的理论知识教育和专业的技能培训,还应该有丰富的实践工作经验。只有丰富的经验才能把自己所掌握的传染病知识运用到护理实践中去。护理人员最忌讳‘纸上谈兵’与马虎大意,任何一个护理环节的不正规操作都有可能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传染病科室特殊且危险,医护人员不仅保持健康的身体状况,还要定期做体检,对患者负责也是对自己负责。传染病患者病情复杂,心理脆弱,且护理过程中伴随着很高的风险性,没有一个优秀的职业综合素质很难胜任这项工作。1.2心理素质因为传染病所具有的传染性特性,很多人对传染病患者抱有偏见、嫌弃、避之惟恐不及的态度。作为传染病患者的护理人员一定要克服这种心理,正确认识传染病,用自己所学知识与医护技巧科学的对待传染病,用亲人般的态度与无微不至的服务对待患者。工作中要胆大心细,对患者病情的变化要及时反映给医师。对所有患者一视同仁不能对患者表现出恐慌与歧视,相反,要保持健康阳光的心态去服务每一名患者。与此同时,护理人员要掌握丰富的心理护理知识。针对不同患者的不同心理状态要及时观察,勤于引导,使患者更好的接受治疗。2、护理方法2.1常规护理传染病患者对环境的要求很高,病房环境要整洁卫生,定时开窗透气,保持空气流动。患者的医疗器械与生活用品要定时清洗、更换、消毒,且做到专人专用,避免交叉感染。常规的传染病患者多会出现食欲不振等情况,要注重患者食物的营养均衡搭配且少吃多餐,保证患者摄入足够的能量。叮嘱患者多饮水,多排泄,减少体内毒素。根据医师对病情做出的诊断,监督患者每天的运动情况。适合运动的患者,鼓励其在隔离区域内适当运动,提高自身免疫力,劳逸结合,加快病情康复。不适合运动的,例如患有肺TB病的患者,要严格限制其运动量,尤其是伴有并合症且处于隐性高热期的病人,一定要叮嘱其卧床休息。急性传染病的患者常有发热的体温变化,要及时科学减温,以免病人虚脱。根据每位患者病情的做好护理安排:许多传染病都伴有皮疹,然而出疹的时间、出疹的部位、皮疹性质及顺序能对诊断有很大帮助,这就要求护理人员加强对皮疹的观察和护理。2.2针对护理传染病病情复杂多变,会有很多突发情况发生,不同的病症应对突发情况的方法也不一样。护理人员在做好环境与传染病常规护理的同时也要从不同患者不同病况出发做好针对护理。例如肺结核患者还要注重加强痰处理、化疗护理;急性期、高热患者及伴随严重合并症患者要保持绝对卧床休息状态。猩红热患者进行发热护理、皮肤护理预防并发症护理等。2.3心理护理首先护理人员自身要注意自己的形象,在与病人交流过程中要礼貌尊敬对方,护理过程中要以病人为本,无微不至的进行护理工作。根据不同患者的不同年龄、爱好、性格寻找他们热爱的话题进行正能量的引导。多数患者对传染病抱有消极的态度,对自己的病情没有客观的认识,对传染病盲目恐惧,这时候要对患者本人与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