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儿庄资料一战前台儿庄大战前的台儿庄,经过三百多年的经济建设和文化积淀,已经发展形成功能完备、风貌独特的沿运商贸城市,名夺滕峄,声播徐兖,居于古峄县40个集镇之首。乾隆年间,峄县在台儿庄地区设3乡12社,领323个自然村,约有居民10400户,55000余人。其中城内有5000户人家,24300余人,房屋约20000间,已成为鲁南苏北一带农副产品的重要集散地。1、古城的肌理(1)城墙、城门、护城河明末清初,台儿庄一带战火不断。为加强军事防御,保证漕运的畅通,清顺治四年(1647年),兖东道兵备副使蒋鸣玉议建台儿庄土城,翌年竣工。土城南傍运河而建,东西长2.5公里,南北宽1.25公里。清代中期,西城墙东移1公里,并在西城门添设台城,西护城河上筑西可风桥。至此,台儿庄城东西长1.5公里,南北宽1.25公里。咸丰七年(1857年),由地方圩练长尤训光发起,各地募捐,再次修筑台儿庄城墙。城墙底部为土台子,墙高4米,上砌垛口。自底沿而上向内倾斜,砖墙内筑土坯,上宽近3米,可在城墙上拉大车。城门有六座:东门曰仰生,西门曰台城旧志,北门曰中正,小北门曰承恩湛露,南门曰惠迪吉,小南门曰迎祥。东、西、南、北4门各建有两层门楼,高约7米,上有岗楼,下为通道,可行大车。护城河南从迎祥门起,绕城墙而行,尾至西门可枫桥进入运河。当时的护城河离城墙外9米,河宽10米,深2米,周长5.7公里,旱时水深1米。(2)街巷台儿庄古城内共有衙门大街、丁字街、月河街、顺河街、车大路、后大路、箭道街、小街(姜桥街)等8条主要街道和鱼市巷、万家巷、竹竿巷、狗尾巴巷、火神庙巷、王公桥巷、太平巷等20余条小巷。这些街巷,连通了六座城门、河岸码头及主要建筑,历经百年仍可见其面目。(3)水系台儿庄地势低洼,古城内汪渠相连,水巷纵横,居民筑台而居。城内的水街水巷与城外的运河相通,构成了台儿庄的水上交通网络。2000余米的古运河道、200余米的石驳岸和13处古码头保存至今,2006年被国务院批准一并列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建置台儿庄大战前的台儿庄共有8种不同建筑风格的6000多栋房屋,按功能可分为6类,一是政府机关,计有闸官署、巡检署、通判署、县丞署、参将署、守备署、总兵行署等;二是公共服务设施,如台庄公馆、台庄驿、台庄义学(翠屏学馆)、兰陵书院等;三是宗教庙宇,共有50多处,涵盖世界五大宗教;四是商帮会馆,如福建会馆、山西会馆、浙人会馆、徽商会馆等;五是富商大院,规模较大的有扶风堂(万家大院)、天水堂(赵家大院)、三恪堂(陈家大院)、含英堂(花家大院)等;六是各类商铺,涵盖了中国传统的各种业态。2、古城的商贸(1)日常贸易台儿庄的日常贸易是在城内划行归市进行的,但每年春季庙会人众,城内城外、运河两岸便都成了交易的场所。清初,台儿庄的商贸以郁、郑、马、黄四大家族的产业为主。至清朝雍正、乾隆年间,又形成了燕、尤、赵、万四大绅士商户和100多家店铺。其中有粮行18家,酒坊6家,染坊3家,油坊5家,还有以沙、洪、展、吕四大穆斯林商户经营的皮毛业和清真饮食业10多处。临河的商铺为了便于从水上装卸货物,便在运河北岸、东岸修筑了功能齐全的石阶码头。从台儿庄城西门至小南门,依次建有当典后、四十万、高家、闫家、彭家、高家、郁家、双巷、王公桥、骆家、谢家、霍家(小衙门)、王家(小南门)等13处码头。(2)北煤南运清代以来,台儿庄运河码头开始经营煤炭外销。乾嘉时,台儿庄北的民营煤窑时有增置,“由是矿业大兴,而县诸大族,若梁氏、崔氏、宋氏以炭故皆起家,与王侯埒富”。每年有数百万石的煤炭通过台儿庄运河连樯北上,供应京津冀一带。道光时,峄县的煤窑分别为崔、宋、黄、梁、金、田、李、王8大家所垄断,煤炭出境皆由台儿庄水路北上或南下。1902年秋,中兴煤炭股份有限公司于台儿庄顺河街设立货场。1914年,中兴公司在台儿庄设置了码头贮煤场、车站卸煤场等周转基地,并拥有运输船舶72艘(其中“粮划”19艘,“对槽”53艘),最大载重吨位为80吨,最小载重吨位为30吨。同时,由于煤炭货源充足,还吸引了大批外地船只来台儿庄参加运输,仅从黄河、小清河来台船只就有118只,全系“对槽”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