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对策之简析摘要:近年来,我国收入分配差距呈现加速扩大趋势,其差距不仅反映在基尼系数上,而且也体现在城乡、地区、行业等各个方面,这种差距状况主要是由国家政策效应、市场化过程中的制度与体制方面的缺陷等因素所致。当前应采取强化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控力度、深化体制与制度改革、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等措施来规范收入分配关系,以缓解和缩小收入差距。关键字:收入差距成因对策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举世瞩目,但也面临着国内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等一系列问题的困扰,使和谐社会建设面临着严峻考验。研究现阶段收入分配差距问题的表现及成因,并据此制定实现收入分配差距合理化的对策,有利于调动广大劳动者的积极性,确保社会稳定和经济的持续发展。一、我国收入分配差距的现状目前,我国收入分配差距可从多个方面、不同角度体现出来,它不仅反映在基尼系数这个总量指标上,而且也体现在收入分配的各个结构方面。1、从基尼系数看收入差距衡量居民收入差距有多个指标,而基尼系数是国际上公认的判断收入平均程度的最基本指标。基尼系数是意大利统计学家基尼,根据美国统计学家洛伦兹发明的洛伦兹曲线而提出来的。根据基尼的测算,其数值在0~1之间,数值越高,收入分配的不均等程度越高。基尼系数在0.3以下为最佳的平均状态,在0.3~0.4之间为正常状态,超过0.4为警戒状态,达到0.6则属于危险状态。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自2000年开始,我国的基尼系数已越过0.4的警戒线,并逐年上升,2006年则升至0.496,进入了“黄灯区”。2、从城乡收入看差距水平我国的城乡收入差距非常大,在我国整个收入分配领域来说是最严重的。改革开放初期,由于率先在农村进行的经济体制改革,实行家庭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农民的劳动积极性得到很大的提升,农民的收入水平也得到了较大幅度的提高,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曾一度缩小,1985年,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为1.72:1,但伴随着中国城市体制改革的推进,尤其是城市非公有经济成分的迅速增加和国有企业改革成效的突显,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又再次扩大,尤其是从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这种扩大的势头更是有增无减。2008年,我国城乡收入差距创历史新高,该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4761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5781元,净差超过1万元,收入之比为3.37∶1。如果再将城市居民享受带有很大福利性成份的住房、医疗、教育、交通、以及公共服务等计算在内,剔除农民收入中不可计算的实物部分,以及用作生产资料的投入,我国城乡居民实际收入差距更是十分巨大,约达5:1或6:1。3、从地区收入看差距水平改革开放以来,实行的分期、分步骤的发展策略,使我国地区间收入差距也是不断的扩大。在统计口径中的东部、中部、东北部与西部4个区域中,东部的城乡收入都居首位,而西部总是陪在老末。如果再深入省一级进行比较,我们可以进一步看出,收入较高的省市包括上海、北京、浙江、广东、天津、江苏、福建等,都位于东部沿海地区;而收入较低的省份包括贵州、陕西、甘肃、云南、西藏、青海等,都处在西部内陆地区。2007年GDP总量居全国首位的广东省的城镇与农村人均收入为17699.3元和5624元,分别是甘肃城镇与农村人均收入的1.77倍与2.4倍,差距是显而易见的。4、从行业收入看差距水平。2000年,我国行业最高人均工资水平是行业最低人均工资水平的2.63倍,到2005年,这一比例已增至4.88倍。而国际上公认行业间收入差距的合理水平在3倍左右,超过3倍则需要加以调控。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统计,目前,电力、电信、金融、保险、烟草等行业职工的平均工资是其他行业职工平均工资的2-3倍,如果再加上工资外收入和职工福利待遇上的差异,实际收入差距可能在5-10倍之间。二、我国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成因分析我国收入分配差距不断扩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历史原因,又有现实原因;既有体制原因,也有政策原因。认真分析差距扩大的原因,有助于针对性地寻找缓解和缩小收入差距的政策措施。(一)政策因素。首先是开放政策倾斜度不一,由于我国在计划经济时代收入分配上的平均主义,导致了整个国民经济运行没有效率。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