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汤达《红与黑》对《人生》创作的影响董新祥摘要路遥小说创作中的许多因素都与外国文学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尤其是以司汤达为代表的法国文学以及以托尔斯泰为代表的苏俄文学。这里将用比较文学中影响研究的方式着重分析路遥对以司汤达为主的法国文学的接受状况,以司汤达《红与黑》对路遥《人生》创作的影响为例,主要从模仿与继承,过滤与创新以及接受的局限性三方面出发,清晰全面地向读者阐释路遥对法国文学的接受过程以及在文学创作中的具体体现。关键词:影响研究;路遥;司汤达;《红与黑》;《人生》前言路遥是中国现当代著名作家,长期生活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氛围之中,深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同时他又是生活在全球文化语境下的一位普通人,根据时代的变化以及作家自身的需求,作家的创作视野就不能仅仅局限于本土文化,吸收外来文化就成了作家满足自身需求和民族需求的必要途径;也就是说“当一个民族和社会内部发生重大变革的时候,由于接受者本身的需要,人们‘别求新声于异邦’,外来影响在这时就最能发挥作用。”[1]但是,这种接受也有其选择标准,包括当时国家民族文化与文学发展的现实需要、本身的民族文化传统,以及作家个人的审美习惯等。基于以上因素,作家在外来文化的接受上就会进行“文化过滤”,保留对其有益的那一部分。路遥生活的时代是中国社会经济转型时期,经济、政治、文化三者相互影响,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传统文化已经不能完全满足这种变化的文化需求,借鉴吸收优秀的外来文化也成了路遥创作的必经之路。这种说法并不是空穴来风,细读路遥的小说我们不难发现其中的外来影响因素。以路遥的《人生》与司汤达的《红与黑》为例,前人对二者已有深入的研究,研究领域多在于连与高加林人物形象的比较上,而路遥对法国文学的接受现状这一方面的研究则相对涉及较少。通过小说阅读可感,《红与黑》对路遥的影响不仅仅局限于人物形象塑造方面,也包括“奋斗”叙事模式、爱情为辅、以失败为结局的小说创作结构。路遥在小说创作的过程中借鉴吸收了司汤达的创作手法,但由于自身或者社会环境的因素在接受的过程中就会有意识的进行舍弃与变更,创作便产生了类同与创新之处。高加林之所以像于连就是这种文学接受现象所导致的,可以说高加林是中法文学的结合体,是路遥将于连本土化后的产物。一、模仿与继承在小说《人生》中路遥以黄亚萍的口吻直接写到“高加林有点像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里面保尔·柯察金的插图肖像;或者更像电影《红与黑》中的于连·索黑尔”;[2]在《平凡的世界》中路遥也提到在煤矿工作的孙少平随身携带着一本小说《红与黑》,并且经常给工友们讲于连的事迹。由此可见,《红与黑》对路遥的影响是显而易见且不可忽视的,这种影响在路遥的小说中有明显的体现,这里就《红与黑》对《人生》创作中人物刻画的影响以及“奋斗”叙事模式影响做具体阐述。(一)人物刻画方面的影响首先,司汤达作为现实主义作家,注重对现实生活的客观描写,所以在塑造人物时特别注意人与社会环境的关系描写以及人物性格的形成过程,善于通过典型环境来塑造典型人物。这样的人物不仅具有个性还具有高度的普遍性和真实性,能够比较全面地反映整个时代的兴败存亡。《红与黑》中,当时社会处于复辟与反复辟的较量之中,于连作为一位具有反抗精神的农村知识青年及个人奋斗者,为了自己飞黄腾达的野心在上流社会的边际徘徊着,在奋斗的过程中形成了他既反抗又妥协的典型性格,他的这种性格形成过程也恰如其分地反映着社会时代环境。路遥在塑造人物形象的时候也特别注重人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在路遥的大多数作品中,他都将中国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陕北城乡交叉地带作为人物的特定活动环境,人物基本都是出生于农村的青年人,有一定的教育基础且不安于农村的生活现状,想凭借自身的努力融入大城市的生活,作者对他们人生经历的描写也是当时我国社会农村生活的真实写照。在《人生》中,高加林就是一个生活在城乡交叉地带的知识青年,原是一位民办教师,最后迫于村支书的“威胁”被下了民办教师名额,内心的苦楚无法言喻,但是他仍然不甘心做一辈子农民。高加林虽然生在农村但他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