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经》视角下的《德伯家的苔丝》摘要:托马斯·哈代的小说《德伯家的苔丝》,无论从故事情节的展开、场景的描写人物形象的塑造,还是意象和典故的运用上,都充分体现了哈代以《圣经》为其创作的源泉和主要表现手段。本文以《圣经》为视角,主要通过对小说人物、场景、情节和思想的圣经原型剖析,来解读苔丝的悲剧。关键词:圣经德伯家的苔丝原型悲剧《圣经》不仅是基督教的经典,也是西方文学的源头,对欧美文学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19世纪英国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托马斯·哈代就是一位深受《圣经》濡染的作家。他从小深受《圣经》的熏陶,在其青少年时期一度醉心研究《圣经》。还阅读过拉丁文版圣经,打算日后成为一名牧师。哈代研究专家F·B·皮尼恩一度指出:“没有任何别的作品,甚至莎士比亚的作品,能像《圣经》那样对哈代的思想和性格有着如此深远持久的影响。”1虽然在某一时期,他受过达尔文进化论和无神论思想的影响。但是,用他自己的话说,他评述自己为churchy(遵从教会教义的),而且notinintellectualsense,butinsofarasinstinctsandemotionsruled(从内心深处是信仰基督教的)。他对《圣经》的熟悉,达到了耳熟能详的程度。圣经中的诸多人物、情节、场景、意象、典故等,都在他的文学作品中,无论是诗1歌,还是小说中都六留了普遍而深刻的烙印。其代表作《德伯家的苔丝》(以下简称《苔丝》)就是这样一部作品。《苔丝》是哈代“性格与环境”小说中的一部著名悲剧,被公认为哈代最杰出、最具丰富内涵、最具艺术魅力的小说。简言之,它讲述的是这样一个故事:纯洁的农家少女苔丝遭遇纨绔子弟亚雷的诱奸而失身,后与牧师之子安玑相爱,新婚之夜,她向丈夫坦白自己的失身遭遇而遭遇丈夫的离弃。安玑后来良心发现,回心转意,重返她的身边。而苔丝在遭离弃的这段日子中,因生活所迫已与亚雷同居,后来苔丝在悲愤之下杀死了亚雷,与丈夫出逃,但最终被逮捕并送上了绞架这样一个哀婉动人、摄人心魄的故事,然而,《苔丝》之为《苔丝》,可不仅仅是在于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更在于它是如何讲述的。《苔丝》从各个方面,甚至是细节上,都体现了作者哈代以《圣经》为其创作的源泉,《圣经》给了《苔丝》丰富的内涵,使它具有了更大的可读性。原型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本文主要分析《苔丝》中的以下几种圣经原型:原型人物、原型场景、原型思想等。(一)原型人物一苔丝哈代对小说主人公进行了全方位的精心设计,终于将苔丝成功地模拟塑造完成了集“受到引诱以至毁灭”、“作为赎罪祭的耶酥基督”、“经历百般磨难的约伯”于一身的“圣经”式的人物形象。原型1夏娃小说发表不久,作者就向读者暗示:他笔下的主人公苔丝是一个夏娃式的悲剧形象。《圣经》中关于人类始祖因受到引诱而堕落犯罪的故事,早已成为许多传统小说的情节模式,它预示着人类悲剧的开始。夏娃受到撒旦的引诱,偷吃了智慧树上的“禁果”,被驱逐出伊甸园,开始了人类的悲剧历程。在小说中,主人公苔丝被浪荡的纨绔子弟亚雷诱骗奸污,从此她开始了她的爱情悲剧和人生悲剧。主人公苔丝原是个纯洁美好、天真纯朴的人,我们看她的第一次出场:那是在五朔节的游行会,当同伴门一齐窃笑她正路过她们面前的父亲出丑时,她十分害羞,恼着说:“我告诉你们,要是你们再拿他开玩笑,那我就一步也不再跟你们往前走啦!”同时,“颊上的羞晕,一直红到满脸和满脖子。一会儿的工夫,她连眼圈儿都湿了,头也抬不起来了,只往地上瞧。”(第21页)真是一个纯朴天真,而又自尊心极敏感的姑娘,“只是一团感情,还丝毫没有沾染上人生的经验。”(第22页)然而,正是这样的“一团感情”,却不幸遭受到了凌辱,并最终导致了“堕落”以至毁灭的结局。那代表撒旦形象的亚雷塞给苔丝嘴里的草莓(第52页),不正像引诱夏娃上当犯罪的“禁果”吗?诚如亚雷对苔丝所言:“你是夏娃,我就是那个变作下等动物的老坏东西,跑到园子里来诱惑你。”(第406页)原型2耶酥基督如果说,作者将苔丝比作夏娃意在强调她的天真纯朴和由于受到诱惑而导致悲剧性的一面,那么,作者给苔丝赋予耶酥的形象则意在强调她的善良、热情、忠诚不渝却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