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教育和和谐社区建设研究实践报告--以北京西城区大栅栏社区为例一、调研背景自2004年秋,在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中首次提出和谐社会的理念,并将和谐社会建设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并列,成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四大建设目标。和谐社会是由无数个和谐社区共同组成的,构建和谐社区,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工程。在社区建设中引进和谐社区的理念和模式,对于实现社区生态环境建设以及社区经济繁荣、社会进步、文化发展等社区建设目标具有重大作用,而社区组织的培育和有效运转则是和谐社区建设的重要途径。和谐社区是一个旨在追求经济消费适度、基层政治民主、社会管理多元、邻里关系和睦、居住环境和谐,并且具有浓郁文化气息和地方文化特色的区域空间。二、调查目的和意义社区是进行一定的社会活动,具有某种互动关系和共同文化维系力的人类群体及其活动区域。所谓和谐社区是以符合生态环境要求的社区硬件和以和谐社区文化的社区软件为基础,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同发展的社区。城市和谐社区是一种理想的社区发展模式,也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社区是社会的基层单元,和谐社区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而构建和谐社区对于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和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三、调研方法本次调查采取走访座谈的方式.调查数据收集后我们采用了各种科学的统计技术进行比较、分析、总结。鉴于是对大栅栏社区进行的调查,且多为普通居民,因此基本代表了社区普通居民生活的现状。具有较好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给我们针对社区居民生活现状以及低保等基本问题进行研究分析,以及相应的解决方案的提出提供了很好的决策依据。四、调研内容4.1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及服务项目有待加强本次调研的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及服务项目包括健身运动设施、菜市场、社区卫生站、便民超市、文化活动室、再就业服务等6大类,结果显示,目前已建成设施60余个,相当于总量的20%。从满意率上看,对便民超市、健身运动设施、文化活动室的评价较高,分别为82%、76%、72%;而菜市场、社区卫生站、再就业服务则不尽人意,仅为64%、62%、58%。可以看出,大栅栏社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服务虽然取得一定的成绩,但总体上还不容乐观。4.2文化活动欠缺对于社区文化活动,只有18%的人经常参与,27%的人一般参与,42%的人偶尔参与,13%的人没有参与。其原因除了受居民的生活习惯和空闲时间所制约之外,文化活动的品种单一、特色缺乏也是重要原因。4.3社区保障调研从走访中可以看出,针对社区保障是否发挥了作用,只有8%的人认为发挥了很多的作用,48%的人认为有一些作用,15%的人认为有一点点作用,34%的人认为基本上没有任何作用。可见社会保障服务没有真正做到深入人心。五、完善建设和谐社区对策5.1全力打造高标准示范社区2007年以来,把社区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到城市建设发展规划,在城市新区建设和老城区改造中统筹安排社区用房建设,并列入市政府实事项目进行推进。发展为拥有社区公共服务大厅,老年人活动站、卫生医疗保健站、未成年人活动站,以及图书阅览室、多功能培训和志愿者活动室、扶贫救助室、司法调解室、档案室和警务室的"一厅三站六室",室内总面积提升到1000平方米以上。室外建有面积不少于500平方米的文体活动广场和居务公开栏和宣传栏的"一场两栏"。5.2创新了社区工作者选用机制采取选聘结合的方式,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了社区工作助理,优化了社区工作者队伍结构。全市社区居委会成员全部实现居民直接选举产生,并吸纳了户籍民警、业主委员会负责人、物业公司负责人为社区居民委员会兼职副主任,共同参与社区服务和管理。为加强社区工作人员的管理,对社区工作者的工作职责、聘任条件、人员管理、年度考核、教育培训等方面进行严格规定,全市社区工作者全部取得了助理社会工作师职称。5.3确定社区经费增长机制社区干部补贴标准实现连续3年的增长。目前社区工作者工资补贴标准为社区主任每月1400元,其他人员每月1200元,并享有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从2009年1月起,将每个社区的办公经费由原来的每年2万元调整为4万元。5.4全力开展社区老年人服务市政府把推进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