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中职学生的养成教育【摘要】针对中职学生中表现出的一些不良行为习惯,结合多年从事中职学生教育管理的实践,从分析养成教育的内涵入手,探究对中职学生实施养成教育的途径和方法以及良好的养成教育环境的营造。【关键词】中职学生;养成教育;途径;环境【中图分类号】G710中职学校的学生大多文化基础较差,综合素质不高,其行为习惯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这既给中职学校的学生教育和管理带来了相当的难度,更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可持续发展产生了严重的不良影响。中职学校实现要培养和造就大批“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目标,摆在面前的首要任务,就要从中职学生的养成教育抓起。一、养成教育的内涵养成教育是指围绕培养目标,在思想教育的基础上,在日常生活学习过程中,通过严格训练,严格管理等教育手段,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质,最终使受教育者养成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和行为规范等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一种教育。应该说,养成教育实质上是素质教育的突破口。学生的各项素质都是一种习惯。凡是习惯都是要通过反复实践才能养成的。孔子称其为“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英国著名哲学家培根也说过:“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因此,人自幼就应该通过完善的教育去建立一种良好的习惯。”青少年时期是行为和生活方式形成的主要阶段,是养成教育的最佳时期。这些话告诉我们:“学生的行为习惯良好与否将影响甚至决定孩子的一生的发展”。因此,养成教育可以说是教育的重要内容与基础,是“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基础与客观要求。二、养成教育的途径与方法1、学生日常行为能否养成良好的习惯,对于学生尤其是对于刚从初中教育进入中职的学生,首先要学会做人,这一要求起着基础性和决定性的作用。那么如何找准切入点,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以规范促成养成呢?⑴、必须从日常行为或者说“一日行为规范”入手。如编撰一套较为全面而适合本校的中职学生管理规范总汇的《学生手册》,对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作出明晰、严格的要求。新生入学时人手一本,让学生清楚在校应该做什么、怎么做,不能做什么,从而为学生尽快适应中职生活奠定一个好的基础。⑵、应突出对学生日常行为管理的及时性。结合中职学生现状和教育原则,学校可以通过开展”文明寝室达标”、“文明班风建设竞赛”等活动,对先进集体和优秀学生先进事迹予以及时地表彰;对违纪行为及时地批评与教育,特别要注意“举一反三”,以提高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质量,促成学生思想的“内化”,使其从“要我这么做”,到“我要这么做”,从而强化对行为规范的养成,促进良好习惯的形成与发展。2、应高度重视学生健康心理品质的养成教育。人的学习能力及其他素质的提高,不外乎智商和情商的共同作用。它既包括智力因素,也包括非智力因素。在智商等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成功的概率往往更青睐那些非智力因素,青睐那些勤奋努力的人。⑴、养成教育要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心理学是认识学生心理的工具,是进入学生心理世界的钥匙。养成教育要有实效,需要遵循心理学原则。这就要求养成教育的内容,方法都要符合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一个品德高尚的人必定具有健全的心理。许多我们认为品质低劣的所谓“双差生”,问题可能就出在心理健康上,一个心理有障碍的学生,往往表现为行为习惯不好。因此,养成教育一定要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紧密结合起来,才能够有良好的品德与行为习惯。⑵、可根据专业特点和客观条件,积极开展多种专题活动,充分调动发挥有艺术专长老师的特长资源,组建成立多种形式的学习和兴趣活动小组和社团。通过学生喜闻乐见、丰富多彩的专题活动,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情感信念,动机意志等,不断增强学生自尊、自重、自爱、自信的意识,既能营造出积极健康的校风,又可让学生通过活动的参与,培养其人文素质。3、学生是否会学习与生活,可以说是检验其这一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