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才之路】版高中政治第6课第2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一、选择题1.下列对“一方水土,一方文化”的理解正确的是()A.这是由我国各地的自然条件千差万别、经济社会发展程度不同造成的B.这体现了我国文化的博大、多彩、精深C.吴越文化是典型的水乡文化,滇黔文化具有边陲山寨文化特征D.不同区域文化保持各自的特色,不相融合[答案]A[解析]A项是从形成原因角度表述的,体现了区域不同,文化特征不同;B项不符合题意,没有体现“精深”;C项是题目的一方面的具体表现,没有全面概括题目主旨;D项本身错误,不同区域文化之间既渐趋融合,又保持着各自的特色。2.文学艺术对于反映人们的精神生活、展示人们的精神世界有独特的作用。中华文化中的文学艺术展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向往和美好追求,在世界文学艺术宝库中占有重要位置。它具有的特点是()①辉煌悠久的历史②实用性和整体性③鲜明独特的风格④博大精深的气度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答案]C[解析]②是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特征,④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与题意不符。①③符合题意,故选C。3.千余年来,孔老夫子的智慧光芒照耀着中华民族的心灵。他提出“和而不同”思想,这一思想对中华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和而不同”体现了中华文化具有的特点是()A.包容性B.阶级性C.民族性D.地域性[答案]A[解析]包容性指中华文化能够处理好与外民族文化的关系,做到求同存异、兼收并蓄,以我为主、博采众长,和而不同正说明了这一点;和而不同的观点与阶级性无关,B项错误;民族性是指中华文化独具、外域文化没有的特点,C项错误;中国幅员辽阔,56个民族文化给中华文化的丰富多彩带来了很大影响,但这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D项不选。4.京剧是中华民族的国粹,它是在18世纪下半叶经徽戏、秦腔、汉调的融合,并借鉴吸收昆曲、京腔之长而形成的。京剧的形成体现了()A.各具特色的文化艺术异彩纷呈B.中华文化薪火相传,一脉相承C.中华传统文化所具有的包容性D.不同文化都能够实现相互融合[答案]C[解析]京剧是由多种戏曲交融而成,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包容性,C项正确;京剧的形成过程是一个由“多”到“一”的过程,A项不符合题意;材料中关于京剧的形成过程,主要强调了对多种戏曲的吸收、借鉴,B项与题意无关;D项说法过于绝对,排除。5.岭南文化能与基督教文化、阿拉伯文化、波斯文化和睦相处,而且敢于和善于同异质文化进行直接嫁接,形成了独特的文化流派。岭南文化独特的文化流派的形成过程表明()A.岭南文化薪火相传、一脉相承B.不同民族的文化逐渐走向同一C.岭南文化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D.不同文化都能够实现和睦相处[答案]C[解析]“和睦相处”“直接嫁接”等信息体现了岭南文化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因此C符合题意。A在材料中没有体现;B错在“走向同一”上;D不符合事实。二、非选择题6.草原文化是指世代生活在草原地区的先民、部落、民族共同创造的一种与草原生态环境相适应的文化,这种文化包括草原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风俗习惯、社会制度、思想观念、宗教信仰、文学艺术等,其中价值体系是其核心内容。草原文化是如何体现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答案]从目前的文化定位特征来看,草原文化是具有浓厚地域特色和民族特征的一种复合性文化。所以草原文化反映了中华文化具有区域性和民族性,体现了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一、选择题1.在论及中国的“四大发明”时,鲁迅曾说过:外国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其做爆竹敬神;外国用罗盘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鲁迅的话对今天贯彻实施科学发展观的启示是()①科技交流不利于提升本国的实力②充分发挥科技进步对社会发展的作用③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注重实际运用④要弘扬科学精神,破除封建迷信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答案]B[解析]外国人把这些发明运用于实际,促进社会的发展,②入选;而中国人却将这些发明用于迷信活动,④入选;科学技术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科技交流有利于提升本国实力,①观点错误;③不符合题意。2.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人们最主要的活动就是赏月和吃月饼。但中国各地中秋节的过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