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讲:语文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目标:理解语文教学目标的含义;了解语文教学目标设定的策略和要求;掌握语文教学目标设定的基本技能。教学重点:了解语文教学目标设定的策略和要求。教学难点:掌握语文教学目标表述方法。教学课时:2节教学方法:讲述法、讨论法、练习法教学内容与步骤:语文教学目标是语文教学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语文教学达到一定水平、具有一定质量和效益的前提和保证,它指导和制约着中语文教师和中学生在整个语文过程中教、学语文的各种活动,语文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过程的安排、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的选用、教学媒体的运用以及教学结果的测量和评价等都要服从和服务于语文教学目标。本讲将对语文教学目标的含义、设计与陈述等问题进行深入探讨。一、从案例说问题教学目标是教学的起点、教学的归宿,也是教学的灵魂,它支配着教学的全过程。教学目标也是开发教学内容,创造性使用教科书,灵活选择教法,进行科学调控和评价的依据。然而,在课程改革理念指导下的课堂教学中依然存在过去那种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目标。先看几个例子——例一,学习语文版《为人民服务》,把教学目标定为:1.理解论点、论据、论证三要素之间的关系。2.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受到革命人生观的教育,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例二,学习人教版《故乡》,把教学目标定为:1.了解作品反映的社会现实和小说的主题。2.分析把握闰土、杨二嫂等人物的性格特点,品味小说的语言特色。3.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社会的思想感情。例三,学习苏教版《明天不封阳台》,把教学目标定为:1.知识技能目标:学习文章夹叙夹议的写法,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2.过程方法目标:理清线索和表达的主要意思,培养学生欣赏散文的能力。3.情感态度目标: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引导学生与自然和谐相处。类似例子在课程改革的教参,教案,示范、研究课上时常遇到。其普遍存在的问题是:1.对象倒置教学目标是学生学习结果的预期,其对象应该是学生,而非教师。但教师由于对教学目标的功能认识不清,加之传统思维习惯的影响,仍常常不自觉地将教学目标的主体定为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引导学生⋯⋯”“使学生⋯⋯”“教育学生⋯⋯”的表述俯拾皆是。这些表述均以教师的施教行为代替学生的学习行为,背离了课程改革倡导的“学为主体”“以学定教”等宗旨。2.内容异化2一是脱离语文定目标。不少教师将挖掘课文的人文性和文本的课外延伸当作教学的主攻目标。一堂语文课字词不教,技能不练,语言不赏,沉浸于胡乱引申,醉心于各种教学手段的翻新,语文课没有了语文味,丢失了语文的“魂”。二是脱离文本定目标。如将《为人民服务》一文的教学目标设计成“理解论点、论据、论证三要素之间的关系”就不妥。这篇文章虽是议论文,但议论文三要素在此体现得并不明显,需下一番分析与归纳的工夫,才能得以明确。这篇文章清楚地体现出演说文的口语特征,而且文章所在的单元——语文版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是将演讲作为组元方向的,编写者也是以演讲词为中心设计单元综合训练的,所以其教学目标应围绕演讲词的基本特征及写作要求来确立。三是结果目标的事先告知。教学目标呈现的必须是学生的学习结果,而不是对课文的主题、内容、结构、人物、写法等的概括描述,这些均应由师生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对话、探究一步步探知,不宜预先在教学目标中写出。例三第3条“引导学生与自然和谐相处”之类的表述,等于直接取消了目标的引导功能,质疑探究便成了已知探究结果的虚假探究。3.表述虚泛教学目标是依据课文所在的学段及单元,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确定与设计的,应具有不可替代性。然而,许多课堂教学目标的设计却走向了虚泛。例一的“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受到革命人生观的教育,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例三的“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引导学生与自然和谐相处”等,适合各种同类文章。另外“了解”“认识”“培养”“学习”等抽象动词的使用,也使得教学目标空泛不实。二、教学目标的含义什么是教学目标?是指教学中学生通过教学活动后要达到的预期结果与标准。制订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设计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