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才之路】高中语文第七课陈情表课后强化作业新人教版必修5一、课内双基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陨首(yǔn)切峻(jùn)猥以微贱(wèi)B.矜育(jīn)宦达(huàn)刘病日笃(dù)C.希冀(jì)优渥(wò)过蒙拔擢(zhuó)D.盘桓(yuán)侥(jiǎo)幸气息奄奄(yǎn)【答案】C(A.猥:wěi;B.笃:dǔ;D.桓:huán)2.下列句子不属于判断句的一项是()A.非臣陨首所能上报。B.而刘夙婴疾病。C.今臣亡国贱俘。D.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答案】B(B是被动句。)3.下列对各句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A——.行年四岁,舅夺母志这句话的主要意思是说自己的舅父是个凶狠、无礼义廉耻的人。B——.历职郎署,本图宦达目的是说自己本想在仕途上发达,但能力差,没有升上去,自己错蒙皇上抬举。C——.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意在说明祖母对自己恩深似海。D——.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表明自己虽然暂时还不能为皇帝出力,但将来一定为皇帝效命。【答案】D4.下面6句话分编为4组,全能够表现李密孝敬祖母的一项是()①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②臣侍汤药,未曾废离③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④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⑤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⑥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A.①④⑥B.②③⑤C.①③⑥D.②④⑥【答案】B(①与④,主角是祖母,不是李密。)5.下列有关古代文化常识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古代称妇女在丈夫死后不再嫁为守节,舅夺母志的母志就是指母亲守节抚孤的志愿。B“”.古代丧礼,凡为祖父母、叔伯父母、兄弟姐妹、妻子服丧一年,叫功服。C.刺史在晋朝时是州的最高行政长官。D“”“”“”.孝廉秀才都是汉代以来推荐人才的一种科目,孝廉即孝顺父母、品行方正的“”人,秀才即优秀人才。【答案】B(“”“”功服应为服期)6.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及特色的概括与评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一段,作者陈述家庭的特殊不幸和作者与祖母更相为命,以使晋武帝化严为慈,化对立态度的逞威为同一立场的体恤。第二段历叙朝廷多次征召,优礼有加,而且自己由于要赡养祖母而陷入进退两难的困境。作者这样写,旨在消除晋武帝的疑虑。B“”.文章第三段提出晋朝以孝治天下这个治国纲领,陈述作者特别孤苦的处境和作者“的从政历史、人生态度及政治理想,以便进一步打消晋武帝的疑虑。第四段则明确提出愿”乞终养,表示要先尽孝后尽忠,以期感动晋武帝,从而达到陈情目的。C“.本文语言形象生动,精练准确,饱含强烈感情。如第三段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形象地把病重的祖母喻为要落山的太阳,来日不多,气息微弱,生命之烛即将熄灭,早上不能想到晚上怎样,随时都有可能死亡,写得真挚感人,催人泪下。D.本文主要是以情动人。作者陈述了他的苦情、亲情、忠情及怨恨上司之情,情真意切,令人怜悯,最终打动了晋武帝,让他在家侍奉祖母。【答案】D(“”“”怨恨上司之情和让他在家侍奉祖母都不对。)二、文本精品阅读下面语段,回答7~10题。“”“”从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到谨拜表以闻。原文见课本。7.下列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犹蒙矜育(怜惜)B.不矜名节(自夸)C.皇天后土实所共鉴(鉴别)D.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尽)【答案】C(鉴:鉴察,明察。)8.下列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A.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译文:我想圣明的当朝是用孝道治理天下的。B.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译文:恩宠如此优厚,我怎敢徘徊不前,而有非分的愿望呢。C.乌鸟私情,愿乞终养译文:乌鸟还有感情,我希望把祖母奉养到去世。D.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译文:我活着应当不惜性命为国出力,死后也要结草报恩。【答案】C(乌鸟还有反哺其亲的感情,希望让我把祖母奉养到去世。)9“”.作者不应诏所用的最有力的武器是()A.圣朝以孝治天下B.亡国贱俘,至微至陋C.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D.报养刘之日短也【答案】A10.对上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选文的前面几段重在于叙事中动之以深情,选文则重在于陈情中晓之以大义。B“”.在陈情中既表述自己愿乞终养的决心,又表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