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才之路】高中语文第九课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第2课时课后强化作业新人教版必修4一、双基夯实1.下列选项中,每对词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箴言/甄别诞生/垂涎三尺为虎作伥/怅然若失B.旷远/犷悍粗糙/稳操胜券济济一堂/挤眉弄眼C.缥缈/剽悍熨帖/钟灵毓秀殚精竭虑/箪食壶浆D.翩跹/籼米贻误/虚与委蛇擢发难数/涤荡邪恶【答案】C(C中每对词均相同,A第二对分别读为dàn/xián,第三对分别读为chāng/chàng;B第一对分别读为kuàng/guǎng;D第三对分别读为zhuó/dí)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讴歌闭门羹川流不息工夫不负有心人B.擅长搀沙子附庸风雅天网恢恢,疏而不漏C.资讯炒鱿鱼张皇失措千金之裘,非一狐之腋D.牟取吊味口披沙捡金失之东隅,收之桑榆【答案】C(A“工”应作“功”;B“搀”应作“掺”;D“味”应作“胃”,“捡”应作“拣”。)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A.我始终没来得及按照总编的要求修改这个剧本,几年来我一直耿耿于怀,深感有负他的嘱托。B.澳门是文化古城,文化市场历史悠久,与市民文化生活休戚相关。C.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电视和电脑这一对时代的宠儿,对我们来说几乎是不可或缺的。D.这些风言风语总不会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无风不起浪,无根不长草”嘛。【答案】B(休戚相关:欢乐忧愁彼此相连,形容双方在福祸、吉凶方面有相同的利害关系。此处应用“息息相关”。耿耿于怀;不能忘怀,牵萦于心。不可或缺:不能缺少无风不起浪,无根不长草:比喻事情发生总有个原因。)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我们对于“比较文学”是个陌生的概念,读读钱钟书的《谈中国诗》,或许能走出陌生的境地。B.我们要针对他离校较远,家务重,想个办法帮助他提高学习成绩。C.科学家多年研究发现,不下三十种的乔木病害是由病毒和类菌原体混合感染而致病。D.一个人如果在6岁之前还没有享受到幸福,那他这一辈子恐怕就无法享受到幸福了。这句话听起来有些荒唐,但仔细品味一下,也不是没有道理。【答案】D(A.主客体倒置,应该是“比较文学”对于我们来说是个陌生的概念。B介词“针对”缺少宾语。C句式杂糅。)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锅庄舞”是藏族民间舞蹈。在节日、庆典之际,人们相聚在草地上、庭院里,男女各站一边拉手成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充分展示着藏族人民纯朴、热情和剽悍的民族性格。①众人便欢呼着挥舞双袖②众人和着浑厚嘹亮的歌声作“甩手踏步”沿圈走动③通常由男子带头启唱④撒开双臂侧身拧腰大步跳起⑤唱词告一段落后A.②③①⑤④B.③⑤②①④C.②①⑤③④D.③②⑤①④【答案】D6.对下面句子修辞格的表达作用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蓝色的火苗舔着锅底,锅内热气腾腾。——运用了比拟手法,描摹出火舌的形状、动态,烘托火势很旺。B.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用夸张手法,“惊风雨”“泣鬼神”赞扬李白诗才出众。C.粘在铜胎上的图画全是线条画,而且一般是繁笔,没有疏疏朗朗,只有少数几笔的。——比喻,强调景泰蓝的图画之美。D.“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以谐音双关与象征手法,寓指爱情坚贞,至死不渝。【答案】C(没有运用比喻手法)二、文本精品阅读下面的语段,回答7~10题。从“为了理解这种变化,必须了解母爱和父爱性质上的根本区别。”到“与母爱不同,父爱可以受我的控制和受我努力的支配。”原文见课本。7.作者认为母爱和父爱在性质上有什么根本区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母亲代表自然世界,父亲代表思想世界。②母爱就其本质来说是无条件的,而父爱是有条件的。③母亲从身体和心理上给孩子以爱和关怀,给孩子以生活上的安全感;父亲是教育孩子,向孩子指出通往世界之路的人。8.母爱和父爱各有什么积极面和消极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