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及应用【【原创纯word版精品解析】物理卷·届浙江省温州市十校联合体(温州中学等)高三第一次月考(10)】19.(10分)某同学为了测定木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他用测速仪研究木块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装置如图甲所示。他使木块以初速度v0=4m/s的速度沿倾角的斜面上滑,紧接着下滑至出发点,并同时开始记录数据,结果电脑只绘出了木块从开始上滑至最高点的v-t图线如图乙所示。g取10m/s2。求:(1)(2分)上滑过程中的加速度的大小a1;(2)(3分)木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3)(5分)木块回到出发点时的速度大小v。【知识点】牛顿第二定律;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A2C2【答案解析】(1)8m/s2;(2)0.35;(3)v=2m/s.解析:(1)由题图乙可知,木块经0.5s滑至最高点上滑过程中加速度的大小:(2)由牛顿第二定律得上滑过程中:代入数据得(3)下滑的距离等于上滑的距离:x==1m下滑摩擦力方向变为向上,由牛顿第二定律F=ma得:下滑过程中:mgsinθ-μmgcosθ=ma2解得:a2=gsinθμ−gcosθ=10×0.35×10×−=2m/s2下滑至出发点的速度大小为:v=联立解得:v=2m/s【思路点拨】(1)由v-t图象可以求出上滑过程的加速度.(2)由牛顿第二定律可以得到摩擦因数.(3)由运动学可得上滑距离,上下距离相等,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下滑的加速度,再由运动学可得下滑至出发点的速度.解决本题的关键能够正确地受力分析,运用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联合求解【【原创纯word版精品解析】物理卷·届浙江省温州市十校联合体(温州中学等)高三第一次月考(10)】2.我国道路安全部门规定:高速公路上行驶的最高时速为120km/h。交通部门提供下列资料:资料一:驾驶员的反应时间:0.3~0.6s资料二:各种路面与轮胎之间的动摩擦因数(见右表)根据以上资料,如果高速公路只能右表所示的路面,通过计算判断汽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时的安全距离最接近()A.50mB.100mC.200mD.400m【知识点】牛顿第二定律;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A2C2【答案解析】C解析:汽车的最高速度为v=120km/h=33.3m/s.在反应时间内,汽车仍做匀速直线运动,通过的最大距离为x1=vt=33.3×0.6m=20m在汽车刹车的过程,根据动能定理得-μmgx2=0-mv2得x2=≈173.6m,则总位移大小为x=x1+x2=193m,接近200m.故选C【思路点拨】当汽车在湿沥青路面上行驶时,动摩擦因数最小,刹车时滑行的距离最大,根据运动学求出反应时间内汽车通过的距离,由动能定理求出刹车后滑行的距离,再求解安全距离最接近的值.本题一抓住在反应时间内,汽车仍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二要会选择数据,同等条件下,动摩擦因数越小,汽车滑行的距离越大,根据动摩擦因数最小的情况求解安全距离.【】物理卷·届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三上学期二调考试(10)word版】18.(10分)在滑雪运动中,当滑雪板压在雪地上时会把雪内的空气逼出来,在滑雪板与雪地间形成一个暂时的“气垫”,从而大大减小雪地与滑雪板间的摩擦因数。然而当滑雪板相对雪地速度较小时,滑雪板就会陷入雪地中,使得它们间的动摩擦因数增大,假设滑雪者的速度超过4m/s时,滑雪板与雪地间的动摩擦因数就会由=0.25变为=0.125。一滑雪者从倾角=37°的坡顶A处由静止开始自由下滑,滑至坡底B(B处为一光滑小圆弧)后又滑上一段水平雪地BC(BC长度可忽略),不计空气阻力,如图所示。A、B间距离L=20m,滑雪者总质量m=l00kg,(sin37°=0.6,cos37°=0.8,g取10m/s2)求:(1)滑雪者到达B处的速度大小vB;(6分)(2)已知物体从空中下落时,空气对物体的阻力公式:f=kv2,k=2.5kg/m,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滑雪者离开B点沿轨道水平飞出后,由于空气阻力的影响,物体下落一段距离后将会匀速下落,这个速度被称为收尾速度,求滑雪者的收尾速度v的大小。(4分)【知识点】牛顿第二定律;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A2C2【答案解析】(1)14m/s(2)20m/s解析:(1)由牛顿第二定律得:a1==gsin37°μ−1gcos37°=10×0.60.25×10×0.8−m/s2=4m/s2由v2=2ax得:速度为4m/s之前的位移为:x1=m=2m滑雪者的速度超过v0=4m/s后前进得位移为:x2=L-x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