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学教程】(新课标)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九单元第5节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和稳定性达标训练(含解析)[限时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潍坊一模)蟑螂喜好在夜间出来活动。科学家把蟑螂放在实验室里,人为地将实验室的白天和黑夜加以颠倒,大约经过一个星期,蟑螂就在人造的“黑夜”时间活动(尽管实际上是白天)。这个实验说明A.蟑螂能感受物理信息的改变B.信息传递是生态系统的重要功能之一C.化学信息可以影响蟑螂的行为D.蟑螂可以感受一切信息刺激解析信息传递是生态系统的重要功能之一,光对生物的影响属于物理信息传递。答案A2.下列有关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态系统中物理信息在同种或异种生物间传递信息B.动物通过特殊的行为在同种或异种生物间传递信息C.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和能量流动一样都是单向的D.生态系统中植物都是通过化学物质传递信息的解析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种类包括物理信息、化学信息和行为信息。动物可以通过特殊的行为在同种和异种生物间进行传递信息。信息传递是双向的,能量的传递是单向的,生态系统中植物不但能通过化学物质传递信息而且也有行为信息,例如棉花遭受棉铃虫侵害时,会产生某些挥发性信息化合物。虽然放出的信息是以化合物为载体的,但植株平时体内并不含有这种物质,只有遭受棉铃虫侵害时才会释放,所以这种自我保护的机制也是一种行为,可以称为行为信息。答案B3.有关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信息传递把生态系统各组分联系起来为一整体,且有调节系统稳定性的作用B.生态系统的反馈调节必须依赖于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C.生态系统中用于传递的信息都是由生物成分产生的D.生物之间的捕食关系是通过信息传递实现的解析生态系统中的信息有的来自无机环境,有的是由生物产生的。答案C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是生态系统的功能之一B.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和生物种群的繁衍,都离不开信息的作用C.把信息传递应用在农业生产中可以提高农产品或畜产品的产量D.有些金丝桃,因能分泌一种引起光敏性和刺激皮肤的化合物——海棠素,使误食的动物变盲或致死,而使多数动物避开这种植物,这不属于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解析金丝桃分泌的海棠素可使多数动物避开这种植物,这属于利用化学信息进行信息传递。答案D5.(·济南一模)农场中种植着粮食作物、果树,饲养着家禽、家畜等。运用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原理,可以有效提高农畜产品的产量。下列措施不属于此项原理的是A.圈养家畜,散养家禽B.施放过量的性引诱剂,干扰害虫的正常交尾C.延长家禽的光照时间,提高产蛋率D.人工控制作物光周期,达到早熟、高产的目的解析生态系统的信息包括物理信息、化学信息和行为信息。物理信息是通过物理因素、物理过程来传递的,如:光、声、温度、磁力等;传递化学信息的是一些化学物质,如:性外激素等;行为信息是通过动物的特殊行为、动作等“肢体语言”来传递和表达的。圈养家畜、散养家禽不是利用信息传递的原理。答案A6.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A.生态系统的物理信息都来源于环境B.植物都通过化学物质传递信息C.信息沿食物链从低营养级向高营养级传递D.信息可以调节生物种间关系解析生态系统的信息包括物理信息、化学信息、行为信息;生态系统中的各种光、声、热、电、磁等都是物理信息,物理信息的来源可以是无机环境,也可以是生物,如鸟类婉转多变的叫声,故A错误;植物可以传递物理信息、化学信息等,如植物的花的颜色属于物理信息,花中的蜜汁属于化学信息;信息传递的渠道不是食物链,信息可以在生物与环境、生物与生物之间传递;生物之间通过信息的传递可以调节生物种间关系。答案D7.如图表示气候变化对甲、乙生态系统中种群类型数量的影响。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①甲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一定较乙生态系统强②甲生态系统一定是热带雨林生态系统、受气候影响较小③乙生态系统在S点后一定有新的物种产生④乙生态系统在S点后一定经历次生演替过程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解析据图可知,在S点气候发生了很大变化,但对甲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