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水生物除磷及回收新技术(长安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陕西西安710054)摘要:产生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因素是由于废水中过高的磷含量,其预防的关键是发展废水除磷技术。本文介绍了废水生物除磷技术和磷回收新技术,展望了废水生物除磷技术和回收技术的发展方向。关键词:废水生物除磷;磷回收;新工艺中图分类号:X703.1文献标识码:A0引言随着越来越多的废水排入天然水体,使水体中藻类大量繁殖,消耗水中的溶解氧,造成水体富营养化,而废水中的磷是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降低废水中的磷含量是解决水体富营养化的关键。目前生物除磷法是最常用的废水除磷方法。传统的生物除磷方法是利用聚磷菌在厌氧—好氧条件下放磷、超量摄磷,通过排放富磷污泥实现除磷。本文主要介绍了生物除磷新技术。而磷是不可再生资源,磷资源短缺问题已经日益突出,如何有效利用现有的磷是缓解磷资源短缺现象的重要途径。因此本文还论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磷回收新技术,从废水中回收磷不仅可以防止过量的磷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也为磷资源的循环再利用提供了新思路。1废水生物除磷新技术生物除磷的主要工艺有A/O工艺、A2/O工艺、BardenpHo工艺、pHoredox工艺、UCT工艺、SBR工艺和pHostrip工艺等,除此之外,湿地处理系统和反硝化除磷都有了新的进展。1.1反硝化除磷技术新进展“兼性厌氧反硝化除磷细菌”(DPB)是一种近年来新发现的除磷菌,它可以在缺氧条件下利用硝酸盐作为电子受体从而实现同时反硝化和过度摄磷,从而达到除磷目的。反硝化除磷系统可分为单污泥系统和双污泥系统。在单污泥系统中,反硝化聚磷菌、硝化细菌以及其他微生物共处于厌氧、缺氧、好氧交替的环境中。单污泥系统的代表工艺有SBR、BCFS、颗粒污泥法等[1]。荷兰BDG咨询公司在BCFS工艺的基础上开发了BCFS的新型反应器,对于城市污水在处理中无需添加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化学剂,其出水中正磷盐的含量几乎为零。在双污泥系统中,硝化细菌独立于反硝化除磷菌而单独存在于反应器中,实现了硝化和除磷功能菌的分离[1]。双污泥系统的改良工艺还有厌氧/缺氧/曝气生物滤柱相结合的改良型双污泥系统、消化系统改进型双污泥工艺和基于ECOSUNIDE工艺的多点进水的双污泥工艺等。目前,反硝化除磷技术已从基础性研究发展到了工程应用阶段,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1.2湿地处理系统的改良工艺人工湿地系统的除磷机理主要是利用植物、微生物的生物作用以及本身基质填料的过滤吸附沉降作用,目前常用的湿地形式按污水在湿地床中的流动方式可分为表面流、垂直流和潜流3种。由于其投资低、处理效果好、操作管理简单、维护和运行费用低等特点,正越来越多地受到关注。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型污水处理技术。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由下行流和上行流组成。下行流池中表面为一排布水管,下钻小孔,使进水均匀地分布到湿地表面,能充分利用垂直流湿地的界面作用;上行池填料表面为一排集水管,下钻小孔用来收集出水,下行与上行池底由许多小孔的塑料管相连,其对磷的去除率高达90%。但存在严重的基质堵塞问题,运行一段时间后,需更换基质[2]。1.3无厌氧段生物除磷技术近年来一些研究人员在SBR工艺中发现了无厌氧段生物强化除磷现象[3]。这种生物除磷过程在本质上与传统的生物除磷一样,即由微生物将磷超量摄入到细胞内而形成富磷污泥,通过排泥最终实现除磷[5]。王冬波等人研究了在无厌氧段的条件下的除磷效果,研究表明,当内循环SBR反应器和普通的SBR反应器在反应过程没有经过厌氧释磷而直接曝气时,仍能实现良好的除磷效果。在该实验中无厌氧段,没有为传统的聚磷菌提供适应的生长环境,而与本研究中出现的这类聚磷微生物所需的条件相符,导致这类聚磷微生物在与其他菌种,包括聚磷菌的竞争中处于优势[4]。无厌氧段生物强化除磷不但丰富了人们对生物除磷机理的认识,还可以大大减少除磷反应器或构筑物的容积,达到高效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低耗的目的,但对于无厌氧段的生物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