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三十年演讲稿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演讲稿历史告诉我们未来老师们,同学们,朋友们:大家好。我的演讲题目是“改革开放30年,历史告诉我们未来”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对中国和中国人民来说是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年份。30年来,中国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中国的经济总量从世界第十一位跃至世界第四位,中国成为世界第三大贸易国,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从温饱不足发展到总体小康,中国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见证这些成果时,让我们来回顾以下历史。1978年,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共和国作出了决定国家前途命运的关键抉择,改革开放大幕拉开,古老的中国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到2008年,改革开放步入而立之年,回眸这30个年头,中国经济社会实现了前所未有的大突破、大跨越和大发展;思想不断解放,观念不断更新,改革逐步深化并推动开放,开放也进一步促进改革。“向海而兴,背海而衰。禁海几亡,开海则强”,30年间的改革开放恰如600年前的郑和下西洋一样,我们正是以一种更加开放的精神走向世界,为中华民族的和平崛起和伟大复兴,开眼看世界。我们一起重温历史。第一个经济体制改革方案的出台,第一个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的中央机关,第一个股份制企业的诞生,第一个获得国际大奖的中国影片,第一个在国内举办的外国时装展,第一部移动电话的问世……许多现在看来已经成为基本常识的“新生事物”,在当时曾经引起多么剧烈的震动。我们试图梳理发展脉络。我们不局限于对过往记忆的“叫醒”,更试图“窥斑知豹”,见微知著。我们不忘记抬头远眺第1页共4页社会森林之广阔,也更会低头审视一草一木生根发芽成长之生动。我们想从社会的每一个风云变幻、脉搏跳动中,对发展历程进行分析、解读和判断,得出中国前进的逻辑和路径。这30年的历史,是国家综合国力从“濒于崩溃边缘”到“当惊世界殊”的历史;这30年的历史,是通过一次次思想解放大讨论、破除各种思想束缚、寻找或者回归发展常识的历史;这30年的历史,是改革不适合现代化发展要求的体制机制、建立现代国家发展模式的历史;这30年的历史,是“放眼看世界”,对外开放、加大国际合作、逐渐融入世界的历史;这30年的历史,也是认识到须由单向的经济发展拓展为政治、文化、社会全面推进的科学发展的历史;这30年的历史,更是探求“以人为本”、弘扬人的价值,保护私产、保障自由、彰显权益的历史,因而也是全体人民共同创造的历史。前进不是一帆风顺的。改革开放的每一步,都伴随着对发展常识的重新发现和回归,都伴随着旧思想、旧体制的革除和新理念、新体制的建立。每当遇到前进中的困难,也总有人对改革开放提出各种责难,但是,经过一番思想的讨论,“改革不可动摇”仍会成为一种广泛的共识。这是因为,30年的成果,改革给了人们实惠和幸福,以及信心和希望———实践,任何时候都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讲到实践,我向大家介绍一位老共产党员(老校长)对改革开放以来对工资条的记录。1979年的工资是123元,1988年150元,1998年1051元,2008年4620元……逐页翻看老校长悉心保存的这些工资单,我真的眼睁睁看到了社会经济发展的力量。从123元到4620元,近40倍的差距,就发生在改革开放之后的30年。而同样引起我兴趣的,还有每月记账单上所记录下来的当时的物价。在老校长记录的79年4月份的收支情况中,看到了这样的记录:“煤500斤4.95元;水果0.1元;豆腐0.1元;缸1.3元;锅盖0.1元……”听到我对物价上涨的感叹,老人开朗地笑了:“物价上涨,最多20倍,我们工资却涨了40倍,算下来,还是咱老百姓赚了,日子一天比一天好嘛。”第2页共4页随着国力的日益强盛,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2001年,当前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在莫斯科高声宣读:"beijing,china",我国获得2008奥运会的举办权,作为一个中国人,我发自心底的为我们的祖国,我们的首都感到高兴。让我们一起高喊,北京加油。说到这里就要来讲什么是真正的奥运精神,奥运精神是。“更快、更高、更强”。而支撑和造就“更快、更高、更强”的是什么。是“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