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先争优比贡献、促进文化大繁荣主题演讲稿立足岗位当标兵创先争优比贡献在这个赫赫炎炎的夏天,烈日炙烤着这片土地,万物都显得焦躁而不安,唯有钱营孜矿选煤厂发出的轰隆声,散发着紧张而有节奏的生产气氛。钱营孜选煤厂的生产依然井然有序,每一个工人担负起责任,履行着艰巨的任务,他们是一个团结,奋进的集体,他们紧紧围绕生产这一中心抓好基础工作,狠抓生产经营治理,努力完成全年各项目标。由于原先生产流程系统设计不配套,从试生产到2010年生产能力一直未达设计规模,并且回收率低、矸石、中煤带煤严重,造成较大的资源浪费,产品质量也难以保证,生产事故频发,这给与这支工人队伍巨大的考验,在几年的磨练中,这个集体越挫越强,他们不是一个个独自的在坚守,他们是一根根支梁,支撑起选煤厂的骨梁,凝聚着选煤厂的活灵魂。队长陈继存初来我选煤厂,主动生产一线锻炼。几年来,他摸爬滚打在生产现场,很快熟悉掌握了洗煤生产的工艺流程、操作方法,为他后来的成长和管理奠定了基础。针对设计不合理、设备配置差、人员紧张等状况,陈队长按照新厂新机制的要求,以管理创新为手段,强化用人管理,大力推行一人多岗、一岗多责、操检合一的作业岗位模式,他把动态考核激励机制作为提高职工劳动积极性的杠杆,向生产一线、技术含量高、苦脏累险的岗位倾斜,拉大工作业绩的比例,激发了职工的工作热情和创新能力,推动分厂的各项工作上台阶。他与安装维修中心十几名技术骨干一起,对不合理的生产工艺进行小改小革,调整改造上仓刮板,308、309中煤筛板等处,有效保障了台时处理量,避免了跑、冒、滴、漏现象,生产环境和作业条件大为改善。针对原料煤煤质不稳定的实际问题,他在优化设备的同时还将生产系统管理的起点延伸到原料煤数质量上,立足选煤生产前沿,建立有效的原煤质量信息系统,准确掌握运行指标。他锐意进取,求实创新,成为主洗队的标兵。第1页共3页工人张扬在井下一线受工伤后被调在了选煤厂,刚一开始被分到原煤车间当捡矸工,当时工作很辛苦,但他毫无怨言,服从领导,听从指挥,哪里需要哪里去。在检矸石过程中,张师傅发现在搬大块矸石时即使两个人也比较费力,凭借以前的工作经验,再加上平时认真仔细的观察,发现是由于皮带过低造成的。后来根据自己提出的改造方案,他亲自动手去干,其他人给予协助,加高皮带架托辊抬高皮带,再在抬矸石位置加两组托辊。改造后原来碰见大矸石需要两个人干的活,现在一个人很轻松的就解决了,大大减轻了拣矸工的劳动量。面对生产中的困难和挑战,他从来没有退缩过。2009年8月份,原煤车间301b刮板机落煤点处铸石板脱落,刮板一从上面过,就慢慢的渍煤,越积越多,引起飘链,经常出现斜链、掉链现象,直接影响原煤的提升。当时厂里非常着急,要求原煤车间限期整改,作为当时已是机修班技术骨干的他,主动替车间领导出主意、想办法。后来车间领导采取了他的的合理化建议,就是在铸石板脱落处加废托辊柱,把钢板焊接在上面,跟周围的铸石板趁平,另外在机头底链处加分煤器,把经过底链处的块煤、矸石刮掉,不进入机斗轮。当时天气非常炎热,再加上电焊火花的灼热,他全身都湿透了,但是他的责任心,让他一直坚持到最后,圆满完成了任务,从而解决了301b刮板机斜链、掉链的现象,受到了部门领导的表扬。这个长年累月耕耘在平凡岗位上的普通工人,凭着自己勤奋好学、刻苦钻研的进取精神,走出了一条争当技术型工人,用知识推动企业发展的道路。煤矿,历来都被人们认为是男人的世界,而工作在选煤厂的女工们用娇柔的身躯与男职工们一道战斗在煤矿.拼搏在煤海,默默地奉献在XX县区的各条战线上,用青春与热情、勤劳与智慧托起了煤海的“半边天”。主洗车间的孙金玲,是位奋斗煤炭事业多年的老工人,在现代选煤工艺高度集成、自动化的车间,老工人能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是关键。加压过滤技术是一项国际公认的先进的脱水技术,加压过滤机优越的脱水效果目前已被越来越多的选煤厂所重视,认为是迄今降低浮选精煤水分和原生煤泥脱水的最理想的设备。工人们面对这样高度自动化的装备,需要学的更多,孙师傅在长期的对加压过滤机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