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农机局早稻机插秧工作总结报告一、推广机插秧工作我县主要做法我县辖19个乡镇,418个行政村,总人口75万。全县国土总面积1600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65万亩,粮食年产量达55万吨,是国家洞庭湖区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县之一。为了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今年来,我县大胆示范积极推广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建立了新泉镇、鹤龙湖镇、白泥湖乡三个万亩早、晚稻生产机械化育秧示范推广基地,并坚持整村推进战略,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全县落实完成早稻机插秧总面积10万亩。我们的主要做法是:(一)、提上高度,组织领导列入重要工作。坚持把早稻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推广工作作为一项民生工程来抓,强化领导,狠抓落实。一是实行“一把手”工程。实施了行政首长负责制,黎县长亲自当任早、晚稻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推广工作领导小组组长。乡镇和相关部门也成立了相应的领导机构,由“一把手”负责亲自抓,分管领导为第一责任人具体抓。县农机局设立了专门的工作班子,由局长全面负责示范推广的具体工作,为示范推广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二是全方位落实责任。按照示范推广、技术、培训、任务分解、责任落实的总体要求设立了示范推广课题组,建立了工作责任机制,从农机局长到农机技术推广站长、农业局农艺师、技术人员,以及示范乡镇驻村干部、村支部书记、村小组长都有明确的责任要求,真正做到了将任务层层分解量化,将责任落实到单位到人。三是严要求督查考核。县委、县政府将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推广工作纳入了年终目标管理考核和工作绩效考核的内容,“两办”督查室及县农机局定期组织人员对示范基地的工作情况进行督查,解决问题,促进工作,确保了工作进度和效果。(二)、加大力度,把基地建设作为重要手段。一是科学选点。通过对全县水稻生产面积大的杨林寨乡、鹤龙湖镇、湘滨镇、岭北镇、白泥湖乡、东塘镇、新泉镇等几个乡镇进行深入调查,反复比较,最终研究选择了交通方便、地势平坦、水第1页共4页田集中连片、经济基础好、群众积极性高的杨林寨乡合湖村、新泉镇王家寨村、鹤龙湖镇新村村、白泥湖乡里湖村作为20XX年水稻生产育插秧机械化示范推广基地。二是示范推动。为了打造示范样板,县委、县政府决定集中人、财、物力,在新泉镇、鹤龙湖镇、白泥湖乡三个地方建立万亩标准化的示范基地,并投入30余万元举办了早稻育插秧机械化现场演示会。三是整体推进。严格做到了以示范村为单位,力求示范一村,成功一村。通过近半年多的艰苦努力,全县20XX年推广插秧机136台,在新泉镇王家寨村、鹤龙湖镇新村村、白泥湖乡里湖村分别推广面积2000多亩,早稻机插秧面积占整村水稻面积的50%,晚稻机插面积要求达到了80%。带动全县推广早稻水稻机育插秧面积10万亩。(三)、强化培训,把队伍建设作为重要措施。一是强化技术骨干队伍培训。我们明确要求,局里的工作人员必须熟练掌握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要领,从局长到一般干部职工全部参加了业务培训,同时还派出业务骨干参加了农业部在南京举办的育插秧机械化技术培训班,让农机干部队伍能拉得出、动得起、打得响,下到基层会做事、会演示、会指导。二是强化农民技术队伍培训。针对那些思想认识较高、对育插秧机械化技术认识快的青壮年,我们设法动员他们到县农机校参加水稻生产机械化育插秧技术培训班,在教练场上,让他们亲自去操作插秧机,增强他们的理性、感性认识。全县先后培训学员520人次。增强他们学技术用技术的积极性。三是强化现代机插秧实用技术推广。我们印发了8000份技术推广宣传单,通过村组干部做工作,全部发放到了农民手中,在指导农民利用软盘育秧,把好软盘放泥关、施肥关、播种关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达到了同步推进机插秧、提高农田种植效益、增强农民收入的目的。(四)、转变观念,把机制建设作为重要保障。一是完善宣传效应机制。县里通过有线电视、各种会议、新闻等对机插秧技术在发展现代农业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进行大张旗鼓的宣传报道。对示范点的村民还派出工作队,挨家挨户发放资料,耐心地做群众的思想工作,切实改变他们传统的生产观念,在第2页共4页全县营造了推广机插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