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一生物技术实践第1讲微生物的利用(时间:45分钟)1.(浙江嘉兴二模)下图为“大肠杆菌的培养和分离”实验的基本流程,请回答下列问题。→→→→(1)A过程配制的是通用细菌培养基,称为________培养基。配制时除了加入特定的营养物质以外,还要加入一定量的氯化钠,以维持________。对培养基酸碱度的调节,应该在B过程的________(前面或后面)。(2)D过程与C过程相比,培养基中增加的物质是________。E过程所需的温度是________。(3)D过程后,一个菌体便会形成一个________,这种分离方法是________的通用方法,也是筛选特定菌株的最简便方法之一。(4)植物组织培养时,先配制MS培养基,再加入一定比例的植物激素,当生长素相对较多时,可促进________。(5)植物组织培养和微生物培养都需要无菌操作,下列不适宜用高压蒸汽灭菌的是________。A.接种环和镊子B.三角瓶和广口瓶C.发芽培养基和生根培养基D.用于培养的幼茎和幼芽解析LB液体培养基是通用的细菌培养基,LB固体平面培养基则用于划线分离,氯化钠充当溶质的作用是维持培养基的渗透压,调整好酸碱度后才能进行灭菌,若灭菌后再进行调整酸碱度的话,又会产生新的污染。在液体培养基的基础上加入一定量的琼脂就成了固体培养基,培养好后的菌种置于4℃冰箱中保存。通过划线分离后一个菌体就会繁殖出一个菌落。植物组织培养中生长素多,有助于生根,而细胞分裂素多,则利于生芽。高压蒸汽灭菌常用于培养基、培养器材等的灭菌,而用于培养的幼茎和幼芽则不能进行任何的灭菌操作,否则会导致细胞死亡。答案(1)LB渗透压前面(2)琼脂4℃(3)(单)菌落消除污染杂菌(纯化菌种)(4)生根(5)D2.急性肠胃炎、手足口病分别是由细菌和病毒通过消化道进入人体导致的。因此检验饮用水的细菌含量和病毒含量是有效监控疾病发生的必要措施,请回答下列与检验饮用水有关的问题。(1)检验大肠杆菌的含量时,通常将水样进行一系列的梯度稀释,然后将不同稀释度的水样用涂布器分别涂布到琼脂固体培养基的表面进行培养,记录菌落数量,这种方法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下面所示的四种菌落分布图中,不可能是用该方法得到的是________。(2)用该方法统计样本菌落数时是否需要设置对照组?________。为什么?_________(3)已知大肠杆菌能发酵乳糖并产酸产气,现提供足量的已灭菌的乳糖蛋白胨培养液和具塞试管,应如何判断待检水样中是否含有大肠杆菌?________。解析纯化大肠杆菌的方法——稀释涂布平板法和平板划线法。删除偏差太大的数据,对剩下的多个培养数据进行平均处理就可以得到水样中的大肠杆菌数。大肠杆菌能发酵乳糖并产酸产气,通过密封培养,大肠杆菌可以进行厌氧呼吸产生气体,以气泡的形式释放出来。答案(1)稀释涂布平板法D(2)需要因为需要判断培养基是否被杂菌污染(培养基灭菌是否合格)(3)通过无菌操作向试管内注入一定量待检水样,再注入已灭菌的乳糖蛋白胨培养液将试管充满,塞上塞子,混匀后置于37℃恒温箱培养24h。若试管内有气泡生成,则说明水样中有大肠杆菌3.(·浙江绍兴一模)尿素是一种高浓度氮肥且长期施用没有不良影响,但尿素只有通过土壤中某些细菌的分解作用,才能被植物吸收利用。某同学要分离出土壤中能分解尿素的细菌,并尝试进行计数,培养基配方如下:K2HPO4NaClH2O葡萄糖尿素酚红琼脂0.12g0.12g15mL0.025g2.0g0.25mg0.5g(1)分解尿素的细菌都能合成________,该种细菌在生态平衡中起到什么作用?________。写出细菌分解尿素的方程式______。(2)根据培养基的成分判断,该同学能否分离出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________(能/不能),原因是_________(3)分离得到分解尿素的细菌后,如果要扩大培养,则应选择__________培养基进行培养。培养一段时间后,使用________对微生物细胞进行计数。计数过程中,下列哪种行为会影响计数的准确性________。A.计数时直接从静置培养的试管底部取培养液进行计数B.如果方格内微生物细胞数量多于300个,培养液先稀释后再计数C.如果微生物细胞有粘连,要数出团块中的每一个细胞D.压在方格线上的细胞只计左线和上线上的细胞数(4)为了提高尿素肥效,可以将分解尿素的酶和尿素混合,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