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设计】(山东专用)高考物理二轮专题辅导训练专题5第11讲专题提升训练(含解析)1.请正确填写下列基本仪器的读数:图5-11-28(1)用游标尺为20分度的卡尺测量某物体的长度如图5-11-28甲所示,由图可知其长度为________cm;(2)用螺旋测微器测量某导线直径如图乙所示,由图可知其直径为________mm;(3)用多用电表的电阻“×10”挡,按正确的操作步骤测某电阻,表盘的示数如图丙所示,则该电阻的阻值约为________Ω;(4)图丁中电阻箱的读数为________Ω.解析(1)游标尺零刻度线对应的主尺上整数部分为50mm,游标尺第3条刻度线与主尺53mm刻度线对齐,3×0.05mm=0.15mm,故读数为50.15mm,即5.015cm.(2)螺旋测微器读数为4.5mm+19.8×0.01mm=4.698mm(4.696~4.700mm均正确).(3)多用电表测电阻不需要估读.用多用电表测电阻的方法:电阻的测量值=表的示数×倍率.故答案为22×10Ω=220Ω.(4)电阻箱的读数方法:将每个旋钮上指针所指的数值(都为整数)乘以各自的倍率,从最高位依次往下读,即可得到电阻箱的实际阻值.故读数为84580.2Ω.答案(1)5.015(2)4.698(4.696~4.700均正确)(3)220(4)84580.22.某同学利用图5-11-29甲所示的器材探究“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步骤如下:图5-11-29①将一轻质小圆环(可视为质点)与三根轻绳相连,如图甲所示,竖直方向的轻绳挂上弹簧秤,另外两根轻绳分别挂上钩码(每个钩码的重量已知).实验时用力沿竖直方向缓慢拉弹簧秤,使三根轻绳处于伸直状态.现缓慢改变弹簧秤的示数,使轻质小圆环在三根轻绳的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②保持弹簧秤的示数不变,将画有同心圆的平纸片置于圆环与轻绳的背后,缓慢移动纸片,使同心圆的圆心O与圆环重合,然后固定纸片,如图乙所示.③记下左右两边两根轻绳与纸片边缘的交点A和B,以及竖直方向轻绳与纸片边缘的交点C.同时还要记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取下纸片,用刻度尺连接OA、OB及OC.设左右两边的轻绳对圆环的拉力分别为F1、F2,弹簧秤的拉力为F3.试回答下列问题:图5-11-30(1)某次实验中弹簧秤的读数如图5-11-30所示,则此时弹簧秤的读数为F3=________N.(2)完成步骤③中所缺少的实验内容.(3)实验中每个钩码的重量为1N,同心圆中相邻两圆之间的距离也表示1N,某次实验中的实验数据记录如图5-11-29乙所示,用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出F1、F2的合力F′.过圆心O作出与F3等大反向的力F3′,比较F′与F3′的大小和方向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1)由题图读出弹簧秤的读数为F3=5.0N.(2)在该实验中除了要记录三个力的方向外,还要记录三个力的大小.实验中记下左右两边两根轻绳与纸片边缘的交点A和B,以及竖直方向轻绳与纸片边缘的交点C,实际上就是记录了三个拉力的方向.这三个力的大小的记录方式是:竖直方向的拉力通过弹簧秤来记录,两边的拉力通过所挂已知质量的钩码来测量,若知道了钩码的个数,就知道了两边拉力的大小,所以要记录的内容是:记下两边轻绳所挂的钩码个数以及弹簧秤的读数.(3)所作的图如图所示;比较F′与F3′的大小和方向可知F′与F3′在误差允许范围内大小相等、方向相同.答案(1)5.0(2)两边轻绳所挂的钩码个数以及弹簧秤的读数(3)如解析图所示F′与F3′在误差允许范围内大小相等、方向相同3.(·高考冲刺卷七)在某次探究活动中,小明对老师给出的“小球在光滑斜面上由静止释放时,所处高度越高,到达斜面底端的速度越大,而与小球质量无关”这一结论产生了质疑,他猜想小球从同一光滑斜面上自由滚到底端时的速度:猜想一:可能与小球在光滑斜面上的高度无关猜想二:可能与小球的质量有关他选择了一些实验器材,进行了如下实验(图5-11-31中A、B、C分别表示小钢球在第0.1s末、第0.2s末、第0.3s末所处的位置,钢球1、2、3的质量关系为m1<m2=m3,斜面和水平面均光滑).图5-11-31(1)实验一是为了验证猜想________(填“一”或“二”),通过实验一他得到的结论是:小球从同一光滑斜面上自由滚到底端时的速度与小球的质量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