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考问题四力学创新拓展实验11.(实验器材的等效替换)(·广东卷,34(2))某同学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设计实验探究弹簧的弹性势能与压缩量的关系.(1)如图5-11-23(a)所示,将轻质弹簧下端固定于铁架台,在上端的托盘中依次增加砝码,测量相应的弹簧长度,部分数据如下表,由数据算得劲度系数k=________N/m.(g取9.80m/s2)砝码质量(g)50100150弹簧长度(cm)8.627.636.66(2)取下弹簧,将其一端固定于气垫导轨左侧,如图5-11-23(b)所示,调整导轨使滑块自由滑动时,通过两个光电门的速度大小________.(3)用滑块压缩弹簧,记录弹簧的压缩量x;释放滑块,记录滑块脱离弹簧后的速度v.释放滑块过程中,弹簧的弹性势能转化为________.(4)重复(3)中的操作,得到v与x的关系如图5-11-23(c),由图可知,v与x成________关系.由上述实验可得结论:对同一根弹簧,弹性势能与弹簧的________成正比.图5-11-23解析(1)据F1=mg=k(x0-x1),F2=2mg=k(x0-x2),有:ΔF=F2-F1=k(x1-x2),则k=N/m=49.5N/m,同理可以求得:k′=N/m=50.5N/m,则劲度系数为:==50N/m.(2)使滑块通过两个光电门时的速度相等,则可以认为滑块离开弹簧后做匀速直线运动.(3)弹性势能转化为滑块的动能.(4)由于v-x图线是过原点的倾斜直线,所以v与x成正比;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即E弹=mv2,即弹性势能与速度平方成正比,则弹性势能与压缩量平方成正比.答案(1)50(2)相等(3)滑块的动能(4)正比压缩量的平方12.(实验结论的拓展延伸)图5-11-24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现用图5-11-24“”所示的实验装置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表面粗糙的木板固定在水平桌面上,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源的频率为50Hz,小车到滑轮的距离大于钩码到地面之间的距离.实验时先用手固定小车,挂上适量的钩码,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释放小车,小车在钩码的作用下开始做匀加速运动,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的点.钩码落地后,小车继续在木板上向前运动.图5-11-25是钩码落地后打点计时器打出的一段纸带,相邻两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T=0.1s,解答下列问题(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图5-11-25(1)他们已计算出小车在通过计数点1、2、3、4、5、6的瞬时速度,并填入了下表,以0点为计时起点,根据表中的数据请你在图5-11-26中作出小车的v-t图象.v1v2v3v4v5v6各计数点的瞬时速度单位(m/s)0.4120.3640.3140.2640.2150.165(2)由所作的v-t图象可判断出小车做________(“”“”选填匀速直线运动或匀变速直线运动或“”不能判断).图5-11-26(3)根据图象可求得钩码落地后小车的加速度a=________m/s2.(4)若小车的质量m=1kg,则小车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______(g=10m/s2).解析(1)所作的图象如图所示.(2)所作的v-t图象为一条倾斜的直线,所以小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3)v-t图象的斜率表示小车的加速度.为求直线的斜率可在直线上取两个距离较远的点,如(0.2,0.364)、(0.6,0.165),根据图象斜率的物理意义有:a=k=m/s2=-0.50m/s2,负号表示小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4)钩码落地后,小车在水平面上只受摩擦力的作用,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a=-,由此可得μ=-==0.05.答案(1)所作图象如解析图所示(2)匀变速直线运动(3)-0.50(-0.45~-0.53均正确)(4)0.05(0.045~0.053均正确)13.(试题情景及实验设计形式上的创新)图5-11-27(·山东潍坊4月模拟)用如图5-11-27所示实验装置测量滑块A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长木板水平固定,细线跨过定滑轮与滑块A、重锤B相连.将细线拉直,测出B离地面的高度h,将重锤从h高处静止释放,B落地后,测出A在木板上滑动的距离x;改变B释放高度重复实验,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实验次数123456h/cm10.015.020.025.030.035.0x/cm14.722.430.337.644.952.4(1)若测得A的质量mA=3kg,B的质量mB=1kg,A和B间细线的长度L=112.0cm,木板的长度l=98.0cm,要达实验目的,以上四个量中没有必要测量的是______(用四个物理量的符号表示);(2)作出x随h变化的图象;(3)由图象并结合①中所测数值求得滑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________.解析(1)对A、B两滑块在B下落h的过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