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讲宇宙中的地球和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建议用时实际用时分值实际得分45分钟9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年7月16日凌晨“,”双星伴月天象出现,“金星、木星和月亮在天空中组成了一幅乐”歪嘴的笑脸。据此回答1~2题。1.不包含图中天体的天体系统为()。A.太阳系B.河外星系C.银河系D.总星系2.与地球相比,图中三天体均缺少()。A.岩石B.大气C.液态水D.阳光解析图中天体属于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图中三天体上未有生命存在,缺少液态水。答案1.B2.C(·安徽示范高中摸底)“右图是美国宇航局年5月3日拍摄的”太阳活动剧烈爆发图像,大量速度达800千米/秒的带电粒子喷射到太空。读图完成3~4题。3.图示太阳活动发生在太阳大气层的()。A.光球层B.色球层C.日冕层D.大气层之外4.图示太阳活动()。A.没有活动周期,但可能持续较长的一段时间B.地球是太阳系中最先受其影响的行星C.爆发后8分钟左右引起两极极光产生D.高峰年极端天气现象的频率增加解析第3题,图示太阳活动区域亮度明显远高于周围区域,应为耀斑,发生在色球层。第4题,“”耀斑寿命仅有几分钟到几十分钟之间,随黑子的变化同步起落,周期约为11年。太阳系八颗行星距太阳由近及远的顺序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最近的最先受到太阳活动的影响。日地距离大约为1.5亿千米,太阳活动喷射的带电粒子8分钟左右到不了地球。答案3.B4.D(·河北衡水调研)“”下图为到达地球太阳辐射量的分布图,图中曲线分别表示地表吸收太阳辐射量、地表反射太阳辐射量、大气上界太阳辐射量、云层反射太阳辐射量。读图完成5~7题。5.图中曲线中()。A.①表示云层反射的太阳辐射量B.②表示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量C.③表示地表吸收的太阳辐射量D.④表示地表反射的太阳辐射量6.影响①②曲线变化的主要因素为()。A.云层厚度B.地势高低C.正午太阳高度D.植被状况7.近50年来,④曲线在高纬度的数值有减少的趋势,其主要原因是()。A.云层增加B.气候变暖C.环境污染D.人口增加解析第5题,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量最大,①表示大气上界太阳辐射量;地表反射的太阳辐射量最小,④表示地表反射的太阳辐射量;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多数被地表吸收,②表示地表吸收的太阳辐射量;③表示云层反射的太阳辐射量。第6题,结合上题分析,①②随纬度的变化数值变化明显,主要受正午太阳高度的影响。第7题,随着全球变暖,两极冰川融化,地表反射的太阳辐射量减少。答案5.D6.C7.B(·宁波模拟)《汉书·“五行志》记载:西汉河平元年(公元前28年)……三月乙未,日出黄,有黑气大如钱,”居日中央。读太阳外部结构示意图,完成8~9题。8“.”黑气在图中指的是()。A.①B.②C.③D.④9.图中太阳的外部大气层E、F、G分别代表()。A.色球层、光球层、日冕层B.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C.日冕层、光球层、色球层D.光球层、日冕层、色球层解析第8题“,”黑气为太阳黑子,出现在太阳的光球层。第9题,太阳的外部大气层由里到外依次为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答案8.A9.B下图为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读图回答10~11题。10.下列有关地球圈层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①圈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B.②圈层即岩石圈C.③圈层由塑性物质组成,可能为岩浆的主要发源地D.④圈层的物质状态为固态11.太阳活动产生的现象中,与图中大气圈无关的是()。A.两极地区的夜空看到极光B.太阳活动影响地面的无线电短波通信C.世界许多地区降水量年际变化与太阳活动的周期有一定的相关性D.“”产生磁暴现象解析第10题,①圈层的能量来自太阳辐射,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增;②圈层为地壳,它是岩石圈的一部分;③圈层为软流层,由塑性物质组成,可能为岩浆的主要发源地;④圈层为外核,其物质状态为液态。第11题“,”磁暴是地球磁场受到太阳活动的影响而产生的,与地球大气圈无关。答案10.C11.D二、综合题(共46分)12.(·浙江杭州调研)“”“读我国部分城市地理纬度与年平均日照时数表和我国部分地区年”太阳总辐射量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25分)城市地区年平均日照时数/时地理纬度(北纬)南京2182.432°04′上海1986.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