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山东专用)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21课时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及苏联的经济改革题组训练 岳麓版必修2 VIP免费

(山东专用)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21课时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及苏联的经济改革题组训练 岳麓版必修2 _第1页
(山东专用)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21课时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及苏联的经济改革题组训练 岳麓版必修2 _第2页
(山东专用)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21课时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及苏联的经济改革题组训练 岳麓版必修2 _第3页
第21课时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及苏联的经济改革[高考题组训练]1.(·课标全国Ⅱ,35)1931年,“斯大林说:我们比先进国家落后了50~100年,我们应当在10”年内跑完这段距离。这一思想()。A.完全符合当时的苏联国情B.推动了苏联经济模式的形成C.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一致D.延续了新经济政策的精神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地把握“1931”年这一时间信息,理解斯大林说这段话的含义,结合当时苏联国内外形势思考作答。当时苏联处于资本主义国家的包围之中,苏联必须尽快实现国家工业化,斯大林的话体现了他希望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经济快速发展的思想,在这一思想的推动下,苏联形成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即斯大林模式,故选B项。答案B2.(·福建文综,22)下表是苏联20世纪二三十年代粮食产量的统计数据。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年代1925~1927年1928~1932年1933~1937年年均粮食产量(万吨)752773607290A.地广人稀B.自然灾害频发C.斯大林农业政策的推行D.赫鲁晓夫农业改革的实施解析本题以表格形式考查苏联在1925~1937年粮食产量变化的原因,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在这一时期粮食减产的主要原因就是农业集体化的推行,A、B、D三项不合题意,C项符合,所以选C项。答案C3.(·课标全国,22)1964年到1982年期间,“”“在苏联完善社会主义的提法逐渐取代改”革的提法,随之出现的是()。A.社会经济发展丧失活力B.破坏法治现象得到纠正C.社会主义自治制度确立D.放松对东欧国家的控制解析由题干时间可知此时正是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故B项不符合史实;C项是南斯拉夫改革后果;D项是戈尔巴乔夫改革的结果;勃列日涅夫改革仍然未能从根本上改变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导致社会经济发展丧失活力。故选A项。答案A4.(·课标全国,32)“某博物馆收藏的一份传单写道:彼得格勒城市及郊区的所有工人、……水兵、赤卫队和铁路组织的会议决定,‘派我们中间的优秀分子加入为饥饿的彼得’”格勒到农村征粮的队伍。这一传单出现的历史背景是()。A.政府的战争政策造成粮荒B.新生的苏维埃政权面临困境C.农业集体化运动出现失误D.德国法西斯大举入侵苏联“”解析从材料信息为饥饿的彼得格勒到农村征粮可以看出,这是指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余粮收集制。此政策实施的时代背景是新生的苏维埃政权面临外国的武装干涉和国内叛乱,处境困难。答案B5.(·山东文综,15)20世纪30年代初,苏联领导人曾在一次演讲时强调“:已经是布尔什……”维克自己成为专家的时候了技术决定一切。这主要是着眼于()。A.推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实施新经济政策C.发展农业集体经济D.进行工业化建设解析本题考查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属于中等题。技术决定一切是斯大林于1931年2月在第一次全苏社会主义工业工作人员代表会议上提出的一个口号。通过时间可以排除A、B两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1918~1921年,新经济政策是1921~1928年。在20世纪20年代末期,苏联面临着对落后的国民经济各部门进行大规模地技术改造的任务。但是,在当时许多从事经济工作的领导和党员群众低估改造时期技术的作用,鄙薄技术。“”“”认为技术工作应该是资产阶级专家去做的事情,领导者和党员应把精力放在一般领导上面,不应干预生产技术,这就严重影响苏联的工业化进程。针对这种情况,斯大林提出技术决定一切,号召党员和干部认真学习和掌握科学技术,进行工业化建设。答案D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