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设计】届高考生物总复习生态工程定时演练冲击高考新人教版(时间:30分钟)一、选择题1.以下生物关系符合“1+1>2”原理的是()。A.蚕以桑叶为食B.赤眼蜂寄生于螟虫卵内生活C.珊瑚虫与藻类共生D.枯树上生长出黑木耳解析珊瑚虫与藻类组成的植物—动物营养循环系统使珊瑚虫和藻类都能不断得到生长和发展,该系统的总生产量远远大于二者单独生活的生产量之和。答案C2.下列关于生态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1+1>2”体现了生态工程的整体性原理B.矿区生态环境的恢复可采用人工制造表土,种植农作物C.生态农业的建立,实现了物质和能量的多级循环利用D.太湖大面积水华,违反了协调与平衡原理解析选项A,“1+1>2”体现了生态工程的系统整体性原理;选项B,矿区生态条件恶劣,不适合农作物生长;选项C,生态农业的建立实现了物质和能量的多级利用;选项D,太湖水华现象的发生是因为人类排放的污水等含有较多的N、P,使生态环境受到破坏,违反了协调和平衡原理。答案D3.下列关于生态工程的理解,不合理的是()。A.我国“三北防护林”运用物种多样性原理,取得了巨大的生态效益B.小流域治理模式应用了生态工程的整体性原理、协调与平衡原理、工程学原理等C.在湿地周围建立缓冲带,可减少人类的干扰,使湿地依靠自然演替等恢复其生态功能D.在对城市进行规划和布局时,要进行城市生态分区解析我国“三北防护林”虽然取得了巨大的生态和经济效益,但是由于没有完全按照自然生态规律办事,也产生了不少问题,例如樟子松林的松毛虫肆虐,很多地方的樟子松因此奄奄一息。答案A4.我国西北一些地区年降雨量小于450mm,只适宜种植灌木和草,但却被硬性规定种植属于乔木的杨树,以致到处都是“杨家将”。生态的不适应使许多地方的杨树长成半死不活的“小老头”状,远不如当地树种那样有较高的生态适应性,结果防护林成为残败的“灰色长城”。其失败的原因主要是违背了()。A.物种多样性原理B.协调与平衡原理C.系统整体性原理D.物质循环再生原理解析植树造林既要考虑生物对环境的影响,又要考虑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生态系统要保持稳定和发展,那么生物和环境之间必须保持协调与平衡。答案B5.下面为一生态庭院生态系统各成分的组成和相互关系的示意图,下列关于该生态系统的分析中,正确的是()。A.建立该生态系统的目的是实现物质和能量的循环利用,提高经济效益B.若在果树间间作绿肥类杂草,能导致该系统中生物多样性增加,可能有效控制果园中某些害虫的数量从而减少对果树的危害C.在庭院中饲养鸡鸭能提高生态系统中物质的利用效率,增加产量,但由于食物链延长,生态系统中能量传递效率会降低D.在庭院中建沼气池处理垃圾、粪便和植物枝叶,目的是尽可能减少分解者获得的能量,从而使能量流向对人有益的部分解析生态系统中的能量不能循环利用;增加生物的多样性,可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能量沿食物链传递的效率与食物链的长短无关。答案B6.(·镇海中学质检)因盲目引入水葫芦,导致太湖中水葫芦泛滥,水面被单一的水葫芦覆盖。针对上述实例的分析,不正确的是()。A.该实例说明引入水葫芦时没有遵循物种多样性原理B.该实例说明引入水葫芦时没有遵循协调与平衡原理C.太湖中水葫芦的数量超过了环境承载力的限度D.从最终结果来看,水葫芦的引入并没有增加物种的多样性解析原来太湖中物种繁多,盲目引入水葫芦导致水葫芦大量繁殖,使水葫芦的数量超过了环境承载力的限度,使其他物种种类及数量锐减,引起生态系统失衡。要注意物种多样性原理、协调与平衡原理的区别:在原来物种很少的地区引入新物种时,要考虑物种的多样性原理,即不要引入单一物种;在原来物种非常丰富的地区引入新物种时,要注意不要使引入的单一物种破坏该地生物的多样性,遵循的是协调与平衡原理。答案A7.(·苏州中学一检)“—菇菜”立体栽培(如图)是充分利用温室大棚等设施的光、温度环境优势,按照空间层次分布,形成优势互补和资源高效利用的生态农业模式之一。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图中X”可代表CO2“,Y”可代表O2B.该生态系统中食用菌属于分解者C.菌渣作为有机肥为蔬菜提供了能量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