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部分选修六环境保护建议用时实际用时分值实际得分45分钟100分1.(·福建文综,40C)下图为年中国南北方城市生活垃圾的成分构成。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5分)(1)指出中国城市生活垃圾中不可回收物成分构成的地区差异,并从气候角度说明其原因。(9分)(2)简述城市生活垃圾产生的主要危害。(6分)解析第(1)题,北方地区冬季温度低,需要取暖,因而产生的煤灰等不可回收无机物比重大;南方地区水热条件好,产生的菜叶等不可回收有机物比重大。第(2)题.从占用空间,污染水源、大气,危害人体健康等角度分析。答案(1)地域差异:无机物的比重北方多于南方,有机物的比重南方多于北方。原因:北方冬季气温低,需要燃煤取暖,产生大量煤灰等;南方水热条件好,蔬菜种类多、产量大,产生的菜叶等生活垃圾多。(2)堆放垃圾占用土地或水域;污染地下水、土壤和大气;危害人体健康。2.(·福建文综,40C)下图示意1986~年我国长江三角洲某地区地面沉降的发展变化。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5分)(1)指出1986~年该地区地面沉降的空间变化特点,并分析其人为原因。(9分)(2)简述地面沉降的防治措施。(6分)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知,该地区沉降深度和沉降面积均有较大的增加,因此沉降总面积在扩大,沉降深度在增加。长江三角洲地区人口众多,经济发达,城市规模大,生产、生活需水量大,而地表水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地下水开采过度,是造成地面沉降的主要原因。第(2)题,防治地面沉降应控制地下水的开采及恢复地下水的水位。控制地下水开采的措施包括合理开采、提高水的利用率、减少用水量等,恢复地下水的水位即要增大地下水的来源,可进行人工回灌、增加植被覆盖、加大地表水的下渗等。答案(1)沉降面积不断扩大,深度不断加深。该地区城市规模不断扩大,生产、生活需水量加大,过度开采地下水。(2)合理开采地下水等管理措施;植树种草等生物措施;人工回灌等工程措施。3.(·江西八校联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0分)材料一PM2.5(10)是指环境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中直径≤2.5(10)微米的微粒物,也称为可吸入颗粒。它作为水汽的凝结核,是云、雾、霾的形成因子。雾与霾可相互转化,其区别在于相对湿度,相对湿度达到95%以上的低能见度现象称为雾,低于80%的为霾。材料二年1月7日以来,我国中东部大部地区相继多次自北向南出现大范围雾霾天气。有专家指出,中国部分地区的雾99.9%的情况是霾。下表为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我国部分城市年平均PM10浓度(单位:微克/立方米)。国际标准海口香港南昌北京兰州20385079121150(1)根据材料分析我国东部地区冬半年自北向南大范围爆发雾霾天气的原因。(4分)(2)专家称,我国走出“霾”伏至少还需20年。请对治理此大气污染提出两点合理化建议(加大宣传教育除外)。(6分)解析雾霾天气的发生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因素的影响。冬季空气干燥加之冬季取暖燃煤等因素,大气中的颗粒物较多,加之逆温等天气的出现污染物扩散较慢,因而出现大范围的雾霾天气。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发展清洁能源、依法治理等都是有效的措施。答案(1)自然原因:冬半年空气干燥,西北风强劲,我国北方地区离内蒙古等沙源地较近,冬季冷锋导致锋面逆温,雾霾不易扩散。人为原因:冬季取暖燃煤、交通工具加重PM2.5含量;城市高楼林立,阻碍空气水平运动,雾霾扩散受阻。(2)加大环保立法、执法力度;调整优化能源结构,发展清洁能源如风能、核能和水能等;加大技术投入,发展清洁煤、液化煤等技术,排放时过滤回收粉尘;植树造林等。4.(·江苏南京二模)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0分)材料一年1、2月,全国中东部地区多次陷入严重的雾霾天气,尤其是京津冀地区更为严重,大气中含有大量含氮有机颗粒物。下图表示在不考虑政策措施对能源需求和社会效益产生重大影响的情况下,我国的能源需求和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产生量的预测情况。材料二十二五期间,我国将调动3.4万亿人民币资金投放到生态环保的领域,年2月6日国务院要求加快技术更新加快油品质量升级以减轻大气污染。(1)据材料一分析我国能源消费带来的问题。(2分)(2)简析年1、2月我国东部地区大范围雾霾形成的人为原因。(2分)(3)为缓解我国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