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分离焦虑个案追踪及相应策略(2020)从家庭到幼儿园,是孩子迈向社会的第一步。对他们来说离开了朝夕相处的父母及长辈,来到幼儿园,陌生的环境、陌生的人都会让孩子感到无所适从。让每个孩子都能尽快的渡过初入园的焦虑期,愉快的上幼儿园,这是每个幼儿教师面临的课题。一、案例描述磊磊,女,3岁半。家长在报名时介绍了孩子的情况:孩子从小由妈妈带大,在家活泼开朗,但也很自由,想干啥就干啥,同时怕见陌生人,在外面非常胆怯。自从上幼儿园,孩子就像变了一个人,白天在幼儿园哭,眼睛皮都揉破了,晚上回家也哭哭啼啼,非常缠人,可能是孩子不适应幼儿园生活,总是哭的缘故,老师说一整天上百遍地念叨着同一句话“我要找我妈妈”。二、个案分析1、心理发展原因。磊磊对幼儿园的环境、老师、小朋友都有陌生感,因此产生了抗拒心理,陷入了焦虑与不安之中。美国心理学家鲍比尔指出:儿童与某一特定人物之间形成永久性的情感联结,这就是依恋。心理学家对婴儿依恋的研究结果表明70%的婴幼儿对母亲的依恋属于安全依恋,他们在妈妈在场时能与陌生人一起玩。这说明大部分幼儿在家长的陪伴下见到陌生的教师会有安全感。因此来说,家长的陪同可以使幼儿与教师在潜移默化的交往中建立信任关系,可以消除孩子与教师之间的的陌生感。2、环境及教养方式原因。每个孩子从小生活在自己熟悉的环境中,他们大部分被过分照顾与保护,生活自理能力差,而对于新环境的适应,孩子就会感到孤独无助。磊磊也不例外的在这样的教养方式下成长。妈妈对孩子过分照顾、保护,倾注给孩子的爱抚程度很强,使孩子形成了过分的依恋关系,所以磊磊很容易表现出依赖性强、缺乏独立性,依恋家人或依恋某样东西(她的小书包),不适应集体生活等行为习惯和性格特征。三、指导策略1、进行家访,消除教师与孩子间的陌生感。家访是幼儿园教师做好工作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对于小班幼儿来说,这项工作又显得尤其重要。我们进行了家访,通过与家长的交谈,了解了磊磊的生活习惯、兴趣爱好以及家长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为了磊磊尽快能适应幼儿园的生活,我们有针对性地对家长给予了指导与帮助,提出的建议也得到了家长的认同。2、孩子与家长共同体验幼儿园的活动基于幼儿心理的需要,我们对磊磊采取以下入园适应步骤家长陪同磊磊一起参与教师组织的活动,共同体验幼儿园的一日活动,让幼儿园精彩的活动吸引孩子,但是又不包办代替,鼓励幼儿主动向老师表达自己的需要,比如喝水、大小便。同时用丰富多样的游戏及活动转移她的注意力,让孩子感到幼儿园有小伙伴共同游戏的快乐。在孩子基本适应幼儿园生活、能独立上幼儿园时,及时给予鼓励、赞许。这样做便于幼儿愉快地度过新入园的适应期。3、创设宽松适宜的环境,帮助幼儿尽快喜欢这个集体新奇的事物能够引起幼儿的注意力,丰富多彩的物质环境能为幼儿提供发展的空间,因此,活动室墙面的布置以及活动室各区域的设置,应为幼儿创设安全、丰富、多彩、幼儿感兴趣。宽松的精神环境对孩子来说更为重要,教师的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句话,都对孩子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要以真诚的爱心和足够的耐心对待孩子,这样才能帮助幼儿尽快适应集体生活。4、记录孩子在园的几个“第一”我们老师还用相机记录下每个孩子的“第一”,第一次独立的入厕、第一次独立的喝水、第一次独立的吃饭、第一次独立的午睡、第一次独立上课专心的样子等等,通过网络,让家长看到自己的孩子及同伴在幼儿园的表现,让家长由衷的放心幼儿园。5、家长为孩子入园做好生活自理能力的准备对于新环境的适应,幼儿的自信心与自理能力越强,孤独无助的感觉就会越少。分离焦虑的产生有时也与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差、不会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有关。因此,我们在家访时对磊磊妈妈提出了一些配合幼儿园教育的要求,比如,要求孩子坐在桌子旁自己吃饭,不随意走动,不看电视培养孩子独立午睡的习惯,建立良好的作息制度培养孩子主动表达大小便需要的习惯,并尝试自己脱、穿裤子,便后洗手。这样好习惯的养成,也能够帮助孩子尽快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四、案例启示1、教师付出真诚、亲切、自然的爱,真正做到“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