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论是2月份在国内上映的口碑佳作《马戏之王》所呈现的视听大秀,还是今年奥斯卡最佳影片《水形物语》中多次对经典歌舞片的致敬,亦或是去年《爱乐之城》的大放异彩,好莱坞似乎正迎来歌舞片这一“古老”电影体裁的复兴。本文简要回顾了好莱坞歌舞片百年的发展历史,来一起看看它如何见证了电影产业的成长和社会文化的变迁。歌舞片,或依照英文musicalfilm的表述称为音乐电影,产生于上世纪20年代末的好莱坞,与有声电影同龄。其最大的特征就是突出展现完整的歌唱与舞蹈表演。其中歌舞既作为推动情节、叙事的方式,有时亦以不合常理的方式突然爆发,“打断”原本的剧情。近年《悲惨世界》(LesMisQrables)、《爱乐之城》(LaLaLand)、《马戏之王》(TheGreatestShowman)等影片相继在国内上映,越来越多的中国观众得以在影院中接触到好莱坞歌舞片。可以说,歌舞片的百年历史正是整个好莱坞电影产业兴衰的一条线索。缘起:1926年华纳兄弟的“声音试验”一部无声的歌舞片是无法想象的。电影采音技术的最早突破来自于华纳兄弟公司。通过与贝尔电话实验室的合作,华纳兄弟带来了维太风(Vitaphone)录音系统(利用唱片录放音的有声电影系统)。该系统将声音刻录在一张蜡质唱片上,然后与电影胶片同步播放(一张唱片对应一盘胶片,时长约10分钟),以实现声画同步。这一技术的局限性很大,不出几年便被取代,但不可否认的是,它拉开了有声电影时代的序幕。1926年,工程师E.B.Craft手里正拿着一个音轨唱片演示维太风系统装置紧接着,历史上的第一部有声(配有歌唱和台词)故事长片《爵士歌王》(TheJazzSinger)诞生了。该片于1927年上映,由华纳兄弟制作,改编自百老汇音乐剧。虽然相当大部分时候并没声音而且对话十分有限,但在这部影片中,歌舞片的的雏形已然显现,而真正意义上的第一部歌舞片出现在1929年。《爵士歌王》(TheJazzSinger)海报首秀:1929年《红伶秘史》历史上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歌舞片是1929年上映的《红伶秘史》(TheBroadwayMelody)。作为第一部大规模上映的有声长片,该片自豪地宣称为“全对话,全歌唱,全舞蹈”,并在好莱坞著名的中国戏院首映,票房收益超160万美元。它也是第一部获得奥斯卡最佳电影奖的有声电影,当然,也是获此殊荣的第一部歌舞片。此外,该片还率先采用了预录音轨和后期音效的技术。《红伶秘史》是一部典型的后台歌舞片(backstagemusical),讲述了纽约某剧院一对姐妹碰巧同样爱上一个歌舞演员的故事。这一题材也被后来的歌舞片一遍遍地复制模仿。《红伶秘史》(TheBroadwayMelody)剧照从这部影片里也可以看到在传统歌舞片中,故事发生的空间仍是舞台,并得以进一步扩展。在布景规模、场景切换以及声光营造上,电影实现了传统剧院难以企及的效果,并通过镜头语言加以呈现。也正是因此,歌舞片常被称为银幕上的百老汇。此时,歌舞片数量呈现爆炸性增长,成为当时好莱坞最主要的电影形式之一。仅1929年一年就有超过60部歌舞片上映。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在电影业初期,不论是当时的观众还是制片方仍然习惯于剧院表演。歌舞片的产生可以说是双方通过一种熟悉的体裁逐渐接受一种陌生的媒介,是再自然不过的结果。《红伶秘史》的成功也奠定了米高梅(成立于1924年)这一“后起之秀”在歌舞片领域的显赫地位。此后,华纳兄弟与米高梅双峰对峙的局面一次次在歌舞片的历史中上演。黄金期:上世纪30-40年代大萧条下的异军突起30年代,好莱坞歌舞片迎来了它的黄金期,在数量上达到了巅峰。正是这种靡靡之音的产品特征,正好迎合了30年代美国经济大萧条带来的社会影响。挣扎于困顿之中的人们急需一种解脱。面对大银幕上的载歌载舞的明星和豪华璀璨的舞台背景,人们得以暂时将笼罩在周围的贫穷与苦闷暂时抛到脑后。所以歌舞片成为那个时代观众逃避残酷现实的一种非常受欢迎的工具。这一时期,似乎每家电影公司都在制作奢靡的、星光璀璨的、大杂烩式的歌舞片。这些电影往往是歌舞杂技表演、喜剧小品、短剧等诸多元素的杂糅。影片大多阵容豪华,即使演员不善歌舞也没关系,他们的任务就是建构一种“全明星奇观”。然而,观众不久便对这种形式感到了厌倦。上映于1933年的《第42街》(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