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实现在全球的快速部署,美国随时在全球多个敏感海区部署着数十艘海上预置舰,用于储备快反部队紧急部署所需的武器装备。伊拉克战争期间,美军先后向战区派遣预置舰达22艘,远远超出了1991年海湾战争部署的预置舰的数量,及时地将大量的重型装备和作战物资输送到位,与空运人员结合后,很快形成了战斗力,大大提高了兵力投送的速度,加快了战争的进程。预置和预置舰队沿革究竟何谓海上预置部队,何谓海上预置舰?在弄清海上预置部队的身世之前,首先要了解海上预置的概念。海上预置,是美军机动战争物资预置的一种重要方式,将一部分战略、战役储备物资,预先置于机动性较强的运载工具上,与装卸工具配套储备在某些热点地区尤其是危机高发地区附近,一旦需要,即可载着大量的物资装备就近前往,支援美军的军事行动。战略装备的海上预置可以解决两个最基本的问题:一是可减少对相对缓慢的海上前送的依赖性,实现战略物资的快速投送,提高快速反应能力;二是通过预置,可避免为满足部队作战需求而空运大量部队装备所需的高额费用。为有针对性地加强预想战场的战场预置,减少战时运输量,美军组建了由海上预置舰艇构成的部署部队,以便为在西太平洋、印度洋及地中海驻防和活动的陆战远征部队及陆、空军部队提供装备、燃料、补给品、医疗设备等。海上预置是美军为满足其全球战略的需要而建立的一种新型战略机动方式。海军陆战队的AAV-7从海上预置舰中驶出70年代中期,美军为了应对大范围全球机动部署的需要,开始着手研究新一代的军事后勤体系。为此,美国海军及海军陆战队联合提出了一个新的构想,即采用一种新的战略机动方式——空运+海运+战前预置,以缩短向战区输送急需的装备和补给品的时间。1979年11月,美军正式启动了“海上预置舰船”计划,1980年7月,成立了快速部署部队。卡特政府期间,美军于1980年在印度洋的迪戈加西亚岛部署了实验性的短期战前预置舰——小规模的“近期预置舰队”,应对西南亚可能突发的军事危机。里根执政后,美军进一步实施“海上预置舰队计划”,将其扩大到全球范围部署。1986年,美军“海上预置舰队”正式建立。美国军事海运司令部包租了13艘具备自我保障能力的集装箱滚装船,由美国海军和海军陆战队共同管理。这13艘海上预置舰编成3个中队,每个中队装载着可装备一个旅级海军陆战队的车辆、装备、补给品和弹药,并靠前部署到敏感海域,用以支援在欧洲、中东、亚洲三个方向实施应急作战的陆战队空地特遣部队。1993年美国陆军也制定了本军种的海上预置计划,即“陆军战前海上预置装备物资”计划(APA)。此计划所需装备物资主要来自驻欧美陆军部队,主要是因冷战结束而闲置的剩余装备物资。至1999年,美国陆军完成了由14艘船只搭载的“第3陆军战前预置装备物资”的部署。随后不久,美国空军也获得了国会的专项拨款,用于建立自己的海上预置力量。预置舰队的编成和部署美国海上预置部队的编成与部署美军海上预置部队在行政上归属美国军事海运司令部指挥管理。军事海运司令部总部设在华盛顿特区,在全球雇有7900人,拥有各类舰船173艘,其中预置舰36艘;设有4大地区分部:大西洋分部、太平洋分部、远东分部和欧洲分部。海上预置部队的日常管理与训练演习由所在地区军事海运司令部统一负责,并向军事海运司令部总部预置计划主管报告;作战控制权则由其行动所在地区的舰队和所在战区总部负责,并向海军作战部负责后勤的副参谋长报告。上述36艘预置舰均由美国军事海运司令部从商业船运公司租用,其中运载海军陆战队作战装备的16艘海上预置舰(MPF)租期为25年;运载陆军作战装备的10艘战斗预置舰(CPS)的租期不一,有的为25年,有的为17个月;7艘运载空军后勤支援物资的后勤预置舰(LPS)租期相对较短,为17个月。租约期满,军事海运司令部可根据需要续约或另租。据美国国防部计算,海上预置装备的费用相当于同等数量、同类物资在陆上预储年需费用的四倍以上。船上的装备物资由使用部队提供,仅海军陆战队预存在船上的作战装备和物资价值即超过20亿美元。海上预置部队现编为4个中队,分布在全球3个战区。第1海上预置舰中队由欧洲军事海运司令部管理,部署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