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摸春天》教学案例及反思一、教材解读《触摸春天》是一篇抒情散文,真切描写了一个盲童在花丛中用手、用心灵来感受美好春天的故事,表达了盲童热爱生活,珍爱生命的强烈追求。文章篇幅短小精悍,语言简洁,意境隽美,蕴涵道理深刻。二、学情分析生命的真谛是什么,生命的意义何在,这是人类思考的永恒的主题。但学生年龄较小,对生命的意义缺乏深刻的理解,所以要让学生通过一个形象、具体的人物和事例来体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让学生感受生命的美好,激发对生命的思考,从而更加珍惜生命、热爱生命。三、设计理念1、要让学生产生阅读体验,就得让学生沉浸在课文丰富的情感世界中反复诵读涵咏,品味语言文字的魅力和课文的人文意蕴。2、个性化阅读凸显学生个性的张扬,生命活力的释放,强调学生主体性的发挥。阅读教学中的个性化阅读有赖于教师的引导和促进。3、注重课内外的紧密结合,拓宽学习语文的渠道,培养学生收信信息的能力。四、教学目标1.学会生字新词。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蕴涵的深意4、体会盲童对生活的热爱,感受作者对生命的关爱,懂得珍惜生命,热爱生活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深入体会文中的一些含义很深的词句,并自主发现,总结体会句子含义的方法。教学难点:运用适当方法体会,品读含义深刻的句子,感悟作者揭示的深刻道理。引导学生从盲童的角度,体会小女孩安静对生命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五、教学过程第2课时(一)设置情境,导入课文。欣赏舞蹈《千手观音》片断。师:多么整齐的动作!多么优美的舞蹈!谁能相信这竟是由一群美丽的聋哑姑娘所演绎?谁又能说这不是一个奇迹?的确,2005年的春节联欢晚会上这群美丽的聋哑姑娘以自己的舞姿打动了亿万人民的心,创造了一个奇迹,而有个盲女孩也创造了一个奇迹,让我们跟随着她一起去触摸春天吧!(板书课题,生读课题)(二)、品析语言,探究体悟。1、自由读课文,找一找,安静创造了哪些奇迹?并旁注自己的感受。2、小组内交流。3、全班交流。(根据学生的发言,相机出示语句,帮助理解。)⑴出示“安静在花丛中穿梭。她走得很流畅,没有一点儿磕磕绊绊。”①为什么你认为这是奇迹?②有什么感受?读读,希望你读得流畅!⑵比较句子:①她伸出双手,在花香的引导下,伸向一朵沾着露珠的月季花。②她慢慢地伸出双手,在花香的引导下,极其准确地伸向一朵沾着露珠的月季花。读一读,体会这两句有什么不同,哪句更好,为什么?谁能读出这两句不同的感觉?③出示“安静在一株月季花前停下来。……,正停着一只花蝴蝶。”指名学生读后,问:“我”喊出声来了吗?为什么不喊出声?请怀着作者同样的心情读一读。⑶出示“安静的手指悄然合拢,……被这个盲女孩神奇的灵性抓住了。”①自由读读这个句子。②“竟然”什么意思,安静本想拢住什么?“竟然”可以换成什么词?可以用“竟然”说一句话吗?③现在大家都是安静,请闭上眼睛,伸出双手,跟着老师的声音来做动作,想象。“安静的手指悄然合拢,……没有体验过的地方。”(停顿片刻)你体会到了什么?“神奇的灵性”指什么?再来一次,这一次要边做边想边跟老师一起说。“安静的心灵来到了一个她完全没有体验过的地方。”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提醒学生联系课题进行想象。)(4)出示“许久,她张开手指,蝴蝶扑闪着翅膀飞走了,安静仰起头来张望。”①自由读这句话。②“张望”什么意思?这个词用在盲童安静身上好吗?③出示练习:“许久,她张开手指,蝴蝶扑闪着翅膀飞走了,安静仰起头来张望,她仿佛看见了()④愿意带着自己的感觉读句子(三)、总结收获,升华情感。1、让我们在音乐声中轻声读一读课文,再次享受一个盲童在花丛中用手、用心灵来感受美好春天的故事。2、出示课文中的插图、《千手观音》剧照、海伦·凯勒相片,教师随机旁白:一个盲童在花丛中用手、用心灵来感受美好春天;一群残疾人用她们美妙绝伦的舞姿征服了观众,做出了许多正常人也做不到的事;她就是海伦·凯勒——一个生活在黑暗中却又给人类带来光明的女性,一个幽闭在盲聋哑世界里的人,竟然毕业于哈佛大学,并用生命的全部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