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德育更好地融于初中美术教学摘要:德育是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对于中学生德育最为关键。这个时期的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其最大特点就是身体和心理的迅速成长和发展。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在身体形态和技能、心理上均发生一系列的“质”的变化,这对其今后大半生都会产生重大的影响。同时,急速的发展往往产生不平衡,引发各种矛盾和问题,如果处理不当便会产生不良后果。因此,这一时期被德国心理学家称为“暴风雨时期”,美日心理学家则称之为“危险期”。那么,如何能让学生安全渡过这个“危险期”呢?德育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关键词:以美育德;渗透;因势利导;熏陶;思想教育作为一名长期在一线工作的中学美术教师,我开始考虑如何能在自己的美术教育中渗透品德的教育。要知道“以美育德”的美育思想古已有之,并在古代的教育实践中早已得到运用。美育对人的思想、意志、情感都有着重大的影响,而思想、意志和情感都是品德的重要成分,因此,历来被教育家、心理学家和美学家所重视。而学校中的美术教育,是对学生进行美育,促进智力发展和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手段。下面我就初中美术教师如何在美术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一、充分发挥教材中的思想教育因素,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在美术教育中,我们应该学会选择健康向上的内容,可以因势利导,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并学会借助美育的形式来提高德育的教学质量。在初中美术欣赏课中,我们可以利用我国著名爱国画家的事例和中外历史名画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如,介绍画家的故事,介绍他们不为高官厚禄而移其志的民族精神。中国现代美术事业的奠基者之一、杰出的画家和美术教育家徐悲鸿,抗日战争时期,为了筹款捐助流离失所的难民,也为了宣传抗战,他多次到国外举办筹赈画展。画展结束后,他就把卖得的全部画款,捐给国家救济难民;世界名画德拉克拉瓦的《自由领导着人民》,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反映贫苦的农民火热斗争的革命热情及推陈出新的创造精神等。这不仅有助于学生掌握美术知识,而且还能激发学生对人民艺术家的敬仰和爱戴,进而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情感的熏陶。除了在课堂教学中恰当渗透德育内容外,还可以利用第二课堂、召开故事会、搞知识竞赛等形式进行。无论哪一种形式,都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科学地、有计划地安排活动内容,注意思想性、艺术性和科学性,力求富有吸引力、感染力和启发性。二、广泛地利用媒介宣传作用,陶冶学生的心灵美术教育要充分发挥德育的功能,不能借助于空洞的说教,而应该借助一定的媒介诉诸学生感官,让其心灵得到陶冶。我在上《让画动起来》一课时,直接节选了动画片《宝莲灯》中的一段情节“沉香救母”播放给学生观看,在让学生学会动画制作的同时,还使他们知道中国传统美德中母爱的伟大和“孝”的力量,刚好可以使得品德教育充分地渗透到美术课堂中来。这样一来,既可以拉近师生的距离,又可以贴近学生的实际,针对学生的心态,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创设情境,以激发学生产生情感体验,引起情感共鸣,课堂效果非常的好。三、教师要加强正面引导,以美引善,使学生的思想品德得到净化作为教师应该知道,学生,尤其是初中生对教师的要求非常高,甚至可以说是苛刻,他们不仅要从教师那里学习到科学文化知识,同时也很注意模仿教师的言行。而这种无声的学习有时对学生的影响是很大的。因此,教师用自身的言行来教育学生是重要的,但有时也被人忽视。常言道:“身教重于言教。”我在教学中,每节课都注意自己的外表和言行,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先做到。语言少、精、美,动作规范,做到语言美、行为美,对学生既尊重信任,又严格要求。这样做,提高了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无形中也调动了学生的上进心和自我教育的积极性,形成了尊师爱生的良好师生关系。四、结合美术实践活动,让学生紧密联系现实生活,建构良好品德美育具有动情性特征,教师可以利用其感情语言优势与德育的理性灌输说教优势互相补充来积淀学生的道德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