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利集团鲜奶运输与储存管理问题研究摘要: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者对鲜奶的需求也逐步增加。由于鲜奶产品的特殊性,小批量、多品种、高保鲜已成为乳制品物流的主要特点,对乳制品物流运输过程各环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伊利集团鲜奶这类特殊性的乳制品。本文以伊利市鲜奶运输为例,分析了鲜奶物流运输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关键词:伊利;鲜奶;运输;冷链引言伊利集团鲜奶是以鲜牛奶为原料,利用伊利消毒法灭菌后的成品。目前,欧洲、北美、澳洲、日、韩等国家和地区基本上以消费伊利集团奶为主,其比重在90%以上。在我国,伊利集团鲜奶的市场份额一直在18%上下徘徊。伊利集团鲜奶的保质时间短,一般为2—7天。收集鲜奶后在销售的过程中,为了最大限度地保留鲜奶的营养成分和独特天然的口感,应该及时地将产品冷却到2—6℃以下,从而抑制细菌的增殖。伊利集团鲜奶的运输需要依托完善的设施设备和健全的冷链运输系统,实现在最快最短的时间内将产品配送到各个销售终端,以保证伊利集团鲜奶的质量,最终使消费者品尝到口感独特、营养价值高的伊利集团鲜奶。随着伊利集团鲜奶的逐步普及,商家对此类鲜奶的保鲜度要求越来越高,伊利集团鲜奶产品对物流运输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一、伊利集团鲜奶运输现状从原奶的供应到乳酪等多种乳制品的制造销售,伊利乳制品的种类极为丰富。随着消费者需求的日益多样化,对乳制品的要求也逐步增加,因此,各乳品制造企业均投入巨资开发新产品,其中的代表产品就是伊利集团鲜奶。伊利集团鲜奶对奶源要求极高,必须采用新鲜、安全的牧场奶源,天然优势为伊利集团鲜奶的奶源提供了保障。由于伊利集团鲜奶保质时间短,企业为保留鲜奶的营养价值,选择在对鲜奶进行灭菌处理后将产品销往各超市及周边县城的销售点,所以各大中小型物流企业在运输伊利集团鲜奶时均采用公路运输的运输方式,其中、伊利、光明等大型乳制品生产企业选择通过自营冷链物流运输系统进行运输,而多数中小型企业通过与第三方物流合作进行伊利集团鲜奶的冷链运输。二、伊利市伊利集团鲜奶运输存在的问题(一)鲜奶运输企业缺乏监管伊利集团鲜奶的物流运输需要严格遵守相关操作规程,但由于企业自身监管力度小,鲜奶运输车辆无法满足运输的要求,因而出现鲜奶质量的安全问题。2012年,光明公司由于缺乏监管,在运输途中产生问题,使已经变质的鲜奶流向市场,危害了市民的健康。在质监部门介入后,光明乳业通过官网致歉,解释因工作失误导致部分产品发生酸败,同时指出产品变质原因在于配送车辆温度未达到标准。光明乳业的伊利集团鲜奶从生产结束到运往销售点一般不会超过两个小时,但接二连三的问题几乎都集中在运输环节。企业应以质量为生命,而光明乳业屡出问题,说明其内部监督机制失灵。面对由于运输问题导致的变质问题,发现问题的是消费者而不是监管部门,表明企业运输管理部门和监管部门都存在漏洞。光明乳业所被曝光的问题,很大一部分是由于企业自身生产以及运输过程中管理混乱导致的。这种错误的一犯再犯,与肇事企业不怕惩罚而无所顾忌有很大关联,即企业监管部门对此类事件处罚力度小。部分鲜奶运输企业为了达到减少油耗的目的,选择“偷工”,即当运输车辆将鲜奶装运上车从企业出发后,只有车头与车尾的冷机是开启状态,中间部分并未在低温的条件下执行运输任务。更有甚者,从企业出发前打开冷机,在运输途中关掉冷机,在即将到达运送目的地时再开启冷机,营造一种运输全程都开放冷机的假象来蒙蔽企业监管部门。若不加大鲜奶运输环节的监管力度,完善相关体制,鲜奶运输过程中将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二)运输设施设备落后,信息化程度低伊利集团鲜奶因有易受细菌感染、易腐、易变质、不耐贮藏的特殊性,从脱离牛体到最终到消费者手中的时间要比其他乳制品短得多,所以对伊利集团鲜奶运输车辆有着更高更严的要求。有些中小型企业其运输硬件设施均处于一般的水平,甚至有些相对落后。由于目前运营中相当一部分的运输设施设备陈旧,大多是机械式的速冻车皮,缺乏规范式的保鲜冷藏运输车厢和温度控制设施,制冷技术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