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形式化、低效化的现象和案例1、情境创设的低效化。如《吨的认识》教学片段:课件出示一副漂亮的主题图,上面有牛、熊、马、鹿和一座小桥,并标出各只小动物的体重分别是500千克、400千克、300千克和100千克,小桥上立了一个牌子,上面写着“限重1吨”。这位老师介绍说:牛、熊、马、鹿一起去参加动物运动会,他们走到一座小桥边。后问学生:你们从图上发现什么信息?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这时学生的思维活跃,提出了不少要用加减计算的数学问题,但就是没有提出有关“吨”与“千克”之间的关系的问题。以上情境中的场景来源于课本的主题图,是一个不错的场景,但是,老师在组织教学时忽视了对数学本质的关注。让学生发现图上的信息并提出数学问题,学生思维活跃,但是,所提的问题却冲淡了本节课要学习的数学本质——“吨”与“千克”的关系,冲淡应有的“数学味”。没有数学学习内容的本质,就没有数学课的“数学味”,从而导致课堂教学效率低下。2、媒体使用的泛滥化。一位教师在教学《时、分的认识》中,为了加深学生对“7:45”等时刻的认识,出示了一段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的节目片段,内容逼真,引起了学生长久的注意。结果学生留恋于观看录象内容,而忽视了屏幕上时钟所指时刻。这样的媒体应用,反而弱化了教学内容,造成主次不分,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添加正面案例《二十四时计时法》教学情境的创设,强化对比)3、教学过程的程序化。教学过程的程序化,授课的形式化,这样的现象较多出现于一些评优课中。只要是参加评选观摩的公开课,一定是经过本人甚至专家精心设计的,教师只需按照预先设计组织教学,好比是执行一个软件程序,只要点击“开始”,按步就班进入“下一步”,便会取得圆满“成功”。但是,这样的课堂教学是容不得学生出现“意外”的,即便是有,教师也会予以“纠正”或“不予理睬”,学生就像教师表演的陪衬。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中,教学研究的功能和价值也就荡然无存。4、合作探究的形式化。现如今,几乎所有的数学课堂上都可以看到小组合作学习的影子,如果我们仔细观察就可以发现,教师尽管重视并提供了孩子合作与交流的机会,但对孩子如何开展合作与交流缺乏指导,流于形式。我个人觉得有以下三点感悟:感悟之一活动时重表面而轻体验。活动是孩子喜闻乐见的一种教学形式,尤其在数学教学中,它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为了追求活动的效果,活动形式不能一成不变,适当花样翻新,有助于引起学生活动的兴趣。尽管如此,活动毕竟只是教学的一种手段,如果本末倒置,把手段当作目的来追求,势必导致为活动而活动,使活动的功效发生变异。数学课的数学味有多浓?有专题分析:数学课堂应有数学味。这一专题下的案例篇很好的阐释了该问题:活动刻意追求形式上的创新和突破,而忽视了对教学内容的正确把握,忽视了对活动的体验和反思,反而导致活动华而不实、哗众取宠,这种活动是无意义的、无价值的。感悟之二合作时重形式而轻实质。在几乎所有的课堂上,我们都可以看到小组讨论式的合作学习。老师一宣布小组讨论,整个教室就沸腾起来。但仔细观察,就可以发现这样几种现象:有些学习小组的学生抢着各说各的发现,人人都急于表述自己的思想,结果导致谁也不在倾听;有些学习小组中,发表意见者往往只是一些优秀的学生,他们常常会为某个观点争得面红耳赤,而其他学生则端端正正的坐着,一言不发,冷眼观战,还有的甚至做起与课堂无关的事。从上述现象中可知,教师尽管重视并提供了孩子合作与交流的机会,但对孩子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显然重视不够,指导不够。感悟之三探索时重主体而轻主导。新课程大力倡导探究性学习,强调学生的主体性,把时间还给学生。但教师在引导学生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往往是只要有疑问,无论难易,甚至是一些毫无探究价值的问题都要让学生去探索。在探索过程中,没有具体的要求、提示和指导,探究方式由学生自己挑,喜欢怎样就怎样;探索伙伴可自己选,想与谁就与谁。在时间的调控上也是随心所欲。一旦发现时间很多,就让学生“充分”探索来拖延时间;一旦发现时间不够,就匆匆走过场,往往是学生还没有进入状态,探索就已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