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机关党员干部道德修养提升策略[摘要]在中国,审计事业发展的关键动力和根本保证在于审计队伍的建设质量,审计机关党员干部的道德素养能够决定审计工作水平以及审计执法的质量与效果.因此,有必要不断培养紧跟时代发展和审计实践要求的审计人才.[关键词]党员干部;道德修养;道德提升;审计机关从已有的经验看,审计机关党员干部唯有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才会与党和人民站在同一立场,才能和破坏党与人民的利益、损害国家和社会利益的违法乱纪行为划清界线并开展坚决的斗争.唯有具备了这一信念,才会永葆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将审计工作视为毕生追求的事业[1].一、审计机关党员干部道德修养的时代要求为了促进审计事业的进步,审计机关党员干部需要满足以下要求:(1)坚定信念.对审计机关党员干部来说,在党的十九大的感召下,需要不断加强党性锻炼、提高党性修养,通过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不断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之宗旨,做到立党为公、执审为民,并在审计实践中能够一直保持蓬勃朝气的状态.(2)勤奋敬业.审计机关党员干部要起到表率作用.在审计工作中应做到忠于职守和爱岗敬业,在面对困难时应勇于负责和积极担当,对于工作中出现的不作为和乱作为要坚决抵制和纠正.同时,应以勤奋积极的态度开展审计工作,防止出现失职和渎职的行为,最终以较高的工作业绩回报社会的重托.(3)公正执法.审计机关党员干部要在审计工作中保持客观公正和实事求是的态度,这被视作审计职业道德中最关键的内容,需要将其贯穿到审计实践当中.借此,还可以让审计的公正性和执法的公平性促进经济社会的共同进步.更为重要的是,只有坚持了公正执法,才能提高审计机关的公信力,才能在全社会树立审计监督之权威.(4)团结奋进.审计任务不可能由单个审计人员进行,只有团结一致,发挥团队精神,才能让审计取得成效.期间,要充分发挥审计机关党员干部的带头作用,借此打造和弘扬团队精神,让审计群体能够齐心协力,最大限度地发挥审计工作的整体效能与社会作用.第1页共5页二、审计机关党员干部道德修养缺位及原因分析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中国部分审计机关党员干部在履行其审计工作时,存在道德修养缺位的情况,比如政治素质较低,审计水平处于低位,缺少必要的经济、法律、工程、信息技术知识等.而产生这样的问题,除了受到对党员干部考核制度不合理、激励制度不健全的影响外,还受到对党员干部后续教育培训机制不完善的影响.(一)对党员干部的考核制度不合理.一般来说,对审计机关党员干部进行的考核工作大多会在年底进行,有些放在平常进行.但是由于思想意识上未能对其予以重视,导致考核体系没有细化,没有针对审计机关党员干部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引导性的道德修养教育和培训.这样,就导致审计机关无法对党员干部的工作情况、心理情况、道德修养进行全面了解.而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问题,是因为在审计机关中,党员干部作为审计群体中的一员,不但要完成既定的审计项目和任务,而且大多还要兼职其他工作.这样一来,在组织部门、人事部门等对其党员干部进行考核时,就难以发现其“特殊价值”.此外,一些审计机关对自身特点认识不足,没有在人员使用和合作分工方面做出更多努力,导致针对审计机关党员干部的考核工作不详细、不具体,考核标准不统一,评价结果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缺失.(二)对党员干部的激励制度不健全.由于很多审计机关具有“行政惯性”,针对党员干部的激励在形式、内容上都相对单一,一般以精神激励为主;虽然也会通过奖励、绩效等形式进行物质激励,但激励的效果并不理想.而按照管理学的理论,对党员干部这一类“特殊群体”的激励需要以内在激励和外在激励相结合的形式进行.但是,部分审计机关在内在激励方面没有很好地考虑到外因的影响,对党员干部内在的激励缺失.而即便审计机关的激励以外在激励为主,激励效果也由于缺少必要的激励机制而显得滞后.部分审计机关的审计任务较为繁重,对业务更加注重,对党员干部心理因素的关注度则较低,导致很多党员干部的思想和行为无法得到了解和纾解.最终的结果是,审计机关和审计队伍的凝聚力与战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