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音乐课堂教学案例一、设计理念:1、本节音乐课我以当地的民族歌曲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使学生热爱本地的音乐文化,增强民族意识,培养爱国主义情感。2、以音乐审美为核心,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鉴赏和教唱我们边疆少数民族的优秀歌曲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通过对音乐作品的结构、形式、情绪、人文内涵的感受和理解,可以学生培养音乐鉴赏和评价的能力,形成健康向上的审美观,使学生在真善美的音乐艺术世界里受到陶冶、培育学生美好的情操和健全的品格。二、设计思路:1、确立主题。本人以当地的民族丰收歌曲为主,让学生们在优美的旋律中,感受农民的浓浓的丰收的喜悦之情。2、课堂教学内容的选材。由于孟连的少数民族众多,除了选定主要欣赏的曲目外,还应选择一些最具有民族代表性、最富有时代特点的歌曲。三、教学目标:本节课以演唱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优秀民族歌曲作品为主线,对比新中国成立前后歌曲创作的主题和风格不同点,发现党给边疆少数民族带来了新好生活。四、教学重点:1、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感受、体验歌曲的情绪,认识歌曲所反映的时代特点及社会内容,进而了解当时创作歌曲的基本特征,认识歌曲的体裁及风格。2、通过合作交流,鼓励学生参与尝试创作和表演的综合活动。五、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图片、音响、影象等有关的资料,制成课件使学生更直观的了解教学内容。2、以小组为单位就坐,随时进行讨论和交流。六、教学过程:(一)导入1、播放所要教的歌曲。2、学生谈谈他们的对于新中国成立前后的歌曲风格理解,并介绍新中国成立以来创作歌曲的繁荣景象。(二)、交流与探究1、学生之间相互交流(1)、与大家分享你心中最喜爱的歌曲、演唱家以及介绍他们的声音特点、歌曲风格等特点,告诉同学们你喜爱的原因,并为同学们范唱一两句。(2)、由学生谈谈他们的对于新中国成立前后的歌曲风格理解,并介绍新中国成立以来创作歌曲的繁荣景象。2、欣赏对比音乐:(1)、聆听拉祜族及佤族的《祝酒歌》。(2)、师生共同讨论,由学生总结并发言(三)创作和表演1、以小组为单位,由一位同学代表负责介绍本组的表演歌曲、表演形式、表演者及有关此歌曲描写的背景、内容等。2、分小组进行表演,鼓励学生在演唱群众歌曲、抒情歌曲、通俗歌曲等同时,大胆融合并运用各种艺术表现形式进行创造表演。(四)归纳总结师:“你知道什么是歌唱吗?你脑子里是怎样想,心理怎么感觉,你用感情唱出来,这才是歌唱”,那么,“情从何而来?”,情从人心来,将眼中的所见之人、事物、情景等转化为心中所想,再转化为口中所唱,歌唱者一定将自己的全身心,自己的灵魂投入到歌唱之中,歌声才能打动人们的心。正所谓“心中有歌,人皆自醉”。谢谢大家。七、教学反思:这节课中涉及的歌曲基本上都是为少数民族学生创作的,他们所学唱一些经典唱段也只是通过现如今的电视广播媒体或长辈们的口传心授而学会的,因此他们不可能完全体会到当时作曲家、歌唱家等人的创作意图和创作背景;再就是考虑学生偏爱流行歌曲的程度远远超过这些民族歌曲,基于这两点考虑,我用从选材、设计课堂步骤、提前下达预习、表演任务和教法在总结歌曲分类环节、分析《祝酒歌》的旋律、结构等特点环节,学生都能够主动参与,这节课的亮点也集中在学生自编自演的环节中,可以看出学生在顺利地完成作品后是多么地兴奋和骄傲,这些也同时地打动和激励着我。但这节课也有许多不够完善的地方,有待于提高和改正:1.教学设计和时间安排不够得当2.在指导学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方面有所欠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