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写作技巧朱自清先生的这篇《春》是一篇景、情、理三者交融的典范之作,可谓字字珠玑,句句含情,历尽七十多年依然广受人们喜爱。一篇写景的文章之所以能如此长久地保持其芬芳,是与朱自清先生对生活的长久而细致的观察、体验离不开的,是与他精心锤炼语言分不开的,是与他将景物描写与自己的真情实感交相融合分不开的。读完朱先生的《春》之后,对于写作你受到启迪了吗?让我们从构思、语言、描写三个方面学习一下吧构思精巧,情景交融课文抓住春景的特点,有层次地描绘春景。全文围绕一个“春”字,写了“盼春、“绘春”、“颂春”三个部分。这三个部分的顺序和作者思想感情的发展是一致的。开头是春天在盼望中到来,绘春是美好的春景画面,最后以颂春作结,用三个比喻句赞美春天蓬勃的生命力,强调它的“新”“美”“力”,深化题旨。文章的结构体现了作者构思的新颖精巧。创造了文中有画、文中有诗、诗画合璧的艺术境界。作者对春天的赞美之情是通过对春景的描绘表现出来的:“春草图”洋溢着对春天生机的赞美;“春花图”流露出对春光艳、美的喜爱;“春风图”“春雨图”融入了作者为春天孕育万物、充满希望而感到的喜悦。语言准确、生动(1)先用准确的词语写出春天景物的特征。如用“朗润”写春山光泽,用“涨”写春水涣涣,用“红”写春日融融;写春草,用“小”“嫩嫩的”“绿绿的”“软绵绵的”“偷偷地”“钻”等词语,细腻贴切而又形象地描绘出春回大地时,春草勃发的长势、情态和它“小”“嫩”“绿”“软”等特征;写春花,一个“闹”字把音响和景象全写出来了;写春风,“抚摸”一词巧妙地表现了春风的温暖和柔情;写春雨,用“斜织”“薄烟”状写春雨细密、迷蒙,形象而生动。(2)大量叠词叠句和对称、排比的短语,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如“嫩嫩”“绿绿”“轻悄悄”“软绵绵”,这些词语的叠用,都有“非常”“更加”的意思。课文的句式富于变化,在散句中夹着对称或排比的短语短句,既流畅又整齐,如“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园子里,田野里”,“有名字的,没名字的”,“家家户户,老老小小”等等。课文还运用了一些口语,如“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儿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这些语言都使文章显得活泼、自然。运用许多精彩生动的比喻句、拟人句描绘景物特点,抒发感情。比喻句,如写花色鲜艳,不直接说桃花红,杏花粉、梨花白,而用“火”“霞”“雪”来比喻,充分调动读者的想像力,给人以生活的实感。写野花“像眼睛,像星星”,不但写出数量之多,铺满田野,而且描绘出闪闪发光、轻轻摆动的野花的明丽色彩。写春雨,用“牛毛”“花针”“细丝”,既总写“细”的特点,又从不同的侧面分别表现了春雨细密、闪烁、绵长的特点。拟人句,如“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将竞相开放的花态写动写活,写出了百花争春的“形”和“神”。观察细致,描写逼真作者细致地观察了初春的景物,写出了春天独有的风味,如写太阳说“太阳的脸红起来了”,将太阳拟人化,既表现了春天太阳的温暖,抓住了春阳的特征,更表现了春天太阳的内在神韵。又如写春雨,先写春雨的特点:“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然后写雨中的景致,描绘出一幅宁静优美的水墨春雨图。正是由于作者能细致地观察,笔下才流露出如此逼真的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