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武庙》温庭筠▲教学目标1、在理解诗歌中文言实词的前提下,概括诗歌大意。2、了解诗歌中时空跳脱、反衬(挽逆)手法的作用。3、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教学重难点1.重点:领悟诗歌内涵,培养爱国主义情感。2.难点:时空跳脱,反衬(挽逆)写法的妙用。▲教学方法鉴赏法、朗读法▲教具准备多媒体▲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苏武牧羊”的故事在我国可以说是家喻户晓。你们知道这个故事吗?谁愿意讲给大家听?(学生讲故事后,教师补充:汉武帝时,苏武奉命出使匈奴,被匈奴扣留十九年,历尽艰辛,持节不屈。)两千多年来,苏武崇高的气节,成为中国伦理人格的榜样,成为一种民族文化的心理要素。现在,就让我们走近苏武,走进他充满血泪而又辉煌的人生。二、简介作者及写作背景:1、你们了解作者温庭筠吗?(请同学介绍)2、写作背景:师:作者生活在晚唐,晚唐当时国势衰颓,民族矛盾尖锐。表彰民族气节,歌颂忠贞不屈,心向故国,是时代的需要。因此作者写下了这首诗。三、诗歌内容探究1、学生借助书本注释和字典理解以下实词含义,可以合作探究。“魂销”、“茫然”、“雁断”“甲帐”、“丁年”、“茂陵”、“逝川”2、首联中“魂断”一词用得很传神,表现了苏武怎样复杂的感情?强烈、激动3、颔联描绘了两幅图画,请用简洁的语言给这两幅图画命名,并对两幅图画所表达的情感或内容简单的加以分析。望雁思归图(思念故国、欲归不得的痛苦)荒塞归暮图(单调、孤寂的生活)4、颈联写苏武“回日”所见所感。作者先写“回日”,后述“去时”,这种反衬的写法(诗评家称为“挽逆法”)有什么作用?“化板滞为跳脱”,更增感慨!5、末联表达苏武怎样的情感?“茂陵”、“空向”:融忠君爱国于一体。6、这首诗中苏武是怎样的一个形象?作者怀有怎样的情感?高尚的民族气节和爱国情操(学生自主学习,以小组为单位对以上问题进行探究,教师适时点拨提升。)四、课后作业:背诵全诗▲教学模式理论分析:这首诗的教学树立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的理念。去除学生在古诗词教学中的惰性思维,不断调动学生积极的思维,一改过去有教师讲解为主的教学模式。努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在课堂活动中不断思考、不断探究。具体做法:首先,在学生理解古诗实词的基础上,弄懂诗歌大意;其次,学生带着教师设计的问题和目标逐句研讨,过程中教师不断点拨启发,真正做到了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课堂效率大大提高;再次,通过课后练习,加强巩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