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2024年大国崛起之新国新梦观后感VIP免费

2024年大国崛起之新国新梦观后感_第1页
2024年大国崛起之新国新梦观后感_第2页
大国崛起之新国新梦观后感在美洲大陆北部,有一个飘扬着星条旗的国家,它的名字叫“美利坚合众国”,也被称作“美国”。这个国家的出现,虽然只有230年的历史,但却演绎了大国兴起的罕见奇迹。1620年,五月花号载着一百多名英国清教徒来到北美大陆。遵照登陆前签订的《五月花号公约》,清教徒开始了在新大陆上自治管理的生活。100多年后,由于英帝国强行增收印花税,殖民地独立战争爆发,1776年,北美13个殖民地宣布成立美利坚合众国,并在1787年制定了对美国发展影响深远的成文宪法,建立起中央政府。此时,大量移民带来了欧洲最先进的技术成果,拿过欧洲接力棒的美国,迅速完成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美国快速发展,但制宪会议上悬而未决的奴隶制问题,最终在1860年导致了一场内战。林肯总统带领北方打赢了这场维护国家统一的战争,中央政府也由此逐渐壮大。在政府推动下,历时一个多世纪的西进运动成果斐然。此后,爱迪生将美国率先带入电气时代,对发明和创新的制度性保障成为这个国家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1894年,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强国。这个年轻的国度已站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潮头。我们中国现在正处在和平崛起时期,就如同当初的美国一样。虽然两国的意识形态不同,但是美国有很多经验是值得我们思考和借鉴的。一、明确的建国宗旨与坚定地民族信念。一个国家的建国宗旨,决定了一个国家的性质,决定这个政权的是否可以长久。从1620年,一百多名逃避宗教迫害的英国清教徒,带着对美好未来的憧憬,来到北美这片新大陆。到1776年,北美13个殖民地颁布《独立宣言》,宣布美利坚合众国成立。在这100多年的殖民地历史过程中,在这片新大陆上生活的人民逐渐形成了“人人生而平等,造物者赋予他们若干不可剥夺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的真理。进第1页共11页而形成一种文化,成为深入每个美国公民骨子里信念,成为美国的建国宗旨。作为一个理科的学生,我能意识到建国宗旨的重要性,但我无法具体的表达这一宗旨能对一个群体巨大的凝聚力。作为一个没有多少历史的国家,本着这一宗旨创造无数让世界惊叹的奇迹。是想,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旧中国深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主义的压迫,人们生活在水深火热当中,一时间推翻这三座大山的剥削成为人们共同愿望,最终革命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由此,我想到,什么是中华名族的真正信念,这个好像在这一个地大物博的土地上好像从没有太明确过、统一过。如果我们的信念和美国人那么的明确,中华民族将有多么巨大的力量。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我们党在现阶段的奋斗目标和行动纲领,也是我国各族人民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共同理想。我们这些学生都在这样学习,但很少深入个人的头脑了,更别说中国社会上的劳动人民了。快节奏的生活,已经不能让人停下来多想一下了,我们有什么共同的文化,和平年代,什么可以让我们凝聚起来,为1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贡献。二、美国大量的科技移民。刚独立的美国,采取的一系列的政策,为什么吸引来大量移民,带来了欧洲最先进的技术成果,并迅速完成了第一次工业革命,使美国快速发展。不排除国际环境和美国的利益诱惑,吸引来了大批的欧洲移民。然而,这些外来的移民能融入到这个意识形态中,他们的价值观在美国的大众文化中能得到肯定,能力和智慧在被得到认同,应该是他们能继续移民的根本缘由。美国自由平等的社会文化,使得美国能够吸收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或则说美国是一个文化的坟墓,他所倡导的这种大众化的文化,可以让他们失去原有的文化差异。现在,中国每年还是有很多人移民到美国,每年又有更多的留学生到美国去第2页共11页进修。如果说美国就是一个精英汇集的国家,为什么中国不能呢。许多中国的学者在国外有实验室,但去很少有外国研究人员,能在中国做研究。为什么呢。是不是中国学术界不适合搞研究,还是政府机构不能吸纳这些优秀的人才到中国来发展。三、和平年代,高昂的创新热情。很难想象,独立后的美国积极地打开国门走向世界,迅速抓住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有利机会,积极...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