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恋物行为的原因分析及对策琪琪在幼儿园一定要背着喜洋洋书包,只要谁动了他的书包,他就一直哭个不停;中午,孜孜嘴里一定要含着一个三角形的布团才肯睡觉;芳芳每次都要穿那条粉红色的公主群才肯上幼儿园……诸如此类的问题让很多父母和幼儿园教师感到困惑。孩子为什么会对特定的物品产生如此的依恋呢?这种行为对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会产生什么影响呢?怎样帮助他们改掉这种恋物行为呢?一、恋物现象的原因分析“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在重视幼儿身体健康的同时,要高度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1]由此可以看出,幼儿“恋物”现象的原因可以从心理和生理两方面来分析。1.安全感的缺失“恋物”的源头,即安全感的缺失,家长和老师必须引起重视。幼儿的“恋物”行为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内心需求得不到满足,从而缺乏安全感所导致的。我们都知道亲子之间存在着一种依恋关系,这种依恋会让幼儿产生安全感。幼儿会依恋一直照顾她的人,通常这个人会是妈妈或者奶奶。“2-3岁是孩子依恋最强的时期,也是孩子处于依恋关系的明确期,在此阶段,孩子对特殊人与物的偏爱变得更强烈。”[2]因此,有专家认为:当孩子在需要妈妈而得不到满足时,会把某些物品作为妈妈的象征或替代品,从中获得安慰。2.接触的需要通过平时的观察,不难发现,有“恋物行为”的孩子喜欢抱着、含着、抚摸着自己依恋的物品,他们在这种身体接触和摩擦中,不仅可以促进其感知觉的发展,还让她得到了一种心理上的放松。“有学者认为,孩子会从对物体的抚摸、摩擦中接受肌体刺激,从而促进相应感知觉的发展,促进自我抚慰能力的发展,并由于这种行为会带来快感和紧张的释放。”[3]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也是幼儿的生理需要和发展需要。二、恋物现象的影响及其危害轻度的恋物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满足孩子的需要,也能帮助孩子稳定情绪、获得安全和快乐,从而弥补父母的不足。这种依恋的替代同样也能使孩子产生自信、自控,从而拥有更好的情绪适应能力。要是父母对孩子的恋物行为不闻不问,听之任之,也会产生负面效果。重度的恋物行为会使孩子根本无法离开所恋之物,孩子心理的成长将遭遇重大考验。更有甚者,到了青春期,随着生理发育的需要,其恋物行为会发展成为恋物癖。性学研究表明:性变态中的恋物癖者在儿童或少年期就已显示出明显的恋物迹象。我一直认为,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出现不良行为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及时想办法帮助他矫正不良行为,从而导致更严重的后果!三、恋物行为的应对及其策略1.正确看待孩子的“恋物行为”很多时候,我们容易把幼儿的“恋物行为”,看作是一种心理疾病,即恋物癖。我们都知道,“恋物癖”是变态心理学中的一个专业术语,而恋物行为是指儿童对某种物品的特定依恋,这种特定物会满足幼儿对安全、依恋的需要。因此,“恋物行为”和“恋物癖”是不能划等号的。2.关注并正确对待幼儿的需要马斯诺理论把需要分成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与归属的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排列。幼儿的需要都包括在这五类需要里面。同一时期,一个人可能有几种需要,但每一时期总有一种需要占支配地位,对行为起决定作用。例如,婴儿期,宝宝每晚都要躺在妈妈的怀里,然后妈妈用手轻轻的拍打他的小肩膀才能安然入睡;幼儿期,孩子习惯睡觉的时候,听到妈妈温柔的声音或者拉着奶奶的手指头才能入睡。与此同时,任何一种需要都不会因为更高层次需要的发展而消失。再如,我的一个好朋友,今年22岁,每次回家,晚上一定要和妈妈睡一张床。现在,像她这样的年轻人数不胜数!由此可见,各层次的需要相互依赖和重叠,高层次的需要发展后,低层次的需要仍然存在,只是对行为影响的程度大大减小。认真关注孩子的成长过程有助于在合理满足孩子需要的同时,也促进其健康、和谐地发展!3.家园配合,一起矫正孩子的“恋物行为”作为孩子的老师,我们应该及时和家长沟通,让家长们了解“恋物行为”的利和弊,明确“恋物行为”长期发展可能产生的不良影响。我认为,家园合作矫正孩子的“恋物行为”的有效对策有以下几个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