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取消农业税》纪念邮票温家宝总理作政府工作报告: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第4课古代的经济政策一、土地制度的演变二、“重农抑商”三、“海禁”与“闭关锁国”一、土地制度的演变社会形态土地制度原始社会奴隶社会春秋战国时期(过渡时期)封建社会氏族公社所有以国有为名贵族土地所有制——井田制井田制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以私有制为主体的多种形式的土地所有制……除井田,民得买卖。富者田连阡陌,贫者亡立锥之地——《汉书·食货志》上述材料反映了封建土地所有制下的什么现象?土地兼并二、重农抑商(一)含义:重视农业抑制商业和手工业材料一:战国时期,法家认为,商人依仗其雄厚的财力,生活上“田池射猎之乐,拟于人君”,政治上“交通王侯,力过吏势”,因而被韩非子视为“邦之蠹也”。材料二:雍正帝:“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通过上述两则材料分析,统治者为什么要实行重农抑商政策?(二)原因:商业与农业争夺劳动力、影响农业生产甚至危及封建政权统治等问题。根本原因: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三)实行重农抑商政策的目的:直接目的:根本目的:保护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确保赋役征派和地租征收巩固封建统治护农、保租固权(四)表现:1、战国时期,秦国商鞅变法时,首倡“重农抑商”:农本商末,鼓励农业生产,限制工商业发展。2、西汉汉武帝推行货币官铸、盐铁酒专卖、官营贩运、物价管理、向工商业者加重征税等。这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富商大贾的势力。3、明清时期,统治者依然固守重农抑商政策,继续推行专卖制度,垄断盐、茶等重要商品的经营;对民营商业不断加征商税。与“农为天下之本,而工商贾皆其末也”观点不一致的是:A、“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其令郡国务农桑”B、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C、“士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D、“舍本逐末,贤者所非”C想一想?(五)评价强化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抑制工商业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造成中国在近代大大落后于西方。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巩固了封建国家的经济基础,维护了封建国家的政治稳定。1、积极2、消极材料一隋唐时期,对外交通发达。……唐朝政府鼓励外商来中国贸易,允许他们长期在中国居住、任官,和中国人通婚。长安、洛阳聚集了各国的使节、商人,成为当时的国际大都会。唐朝的经济文化交流,远远超过了以往的朝代。材料二永乐二年,禁民下海。时福建濒海居民,私载海舡,交通外国,因以为寇,郡县以闻。遂下令禁民间海船。原有海船者,悉改为平头船,所在有司防其出入。——《永乐实录》卷二十七材料三顺治元年,清政府颁发“迁海令”,将北起山东南至广东的沿海居民内迁三十四华里,并且将所有沿海船只悉行烧毁,寸板不许下水。凡溪河装栅,货物不许越界,时刻了望,违者死无赦。——《台湾外纪》卷十二三、“海禁”与“闭关锁国”(一)“海禁”1、原因:明太祖担心流亡海上的敌对势力勾结倭寇,危机统治,下令实行实行“海禁”。2、含义:严禁私人出海贸易,对外贸易只能在官方主持下进行。禁止国人出海贸易海禁主要是对内的防范乾隆接见英国使臣马嘎尔尼1793年,英国人马嘎尔尼访华,乾隆帝把他当作一个藩属的贡使看待,要他行双膝下跪之礼。马嘎尔尼最初不答应,后来提出了条件:将来中国派使者到伦敦去的时候,也必须向英王行跪拜礼,或是中国派人向他所带来的英王的画像行跪拜答礼。最终他以单膝下跪的形式朝见了乾隆帝。乾隆帝很不高兴,接见以后,就要他离京回国,拒绝了英国通商要求。1793年乾隆皇帝在致英国国王的信中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特因天朝所产茶叶、瓷器、丝均为西洋各国及尔国必需之物,是以加恩体恤,在澳门开设洋行,俾得日用有资,并沾余润。”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回答:乾隆帝为何如此傲慢?乾隆在对外贸易问题上持什么看法?这一时期,清政府在对外贸易方面采取了什么政策?(二)“闭关锁国”1、原因直接原因:为对付东南沿海人民的抗清斗争2、含义严格限制对外贸易,只准在“公行”中进行对外贸易。严格限制绝对禁止根本原因: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