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夫人》课堂反思今天在高二2班的这节课上得很不让自己满意,学生似懂非懂,我也没有讲透彻吧。上课一开始,先是疏通文章大意,四个段落的主要内容简单了解,重点字词也点了出来。下一个环节,也就是本节课的一个重点,分析第一段景物描写的作用,学生还都能分析概括出来。接下来,就进行本文的另一个重要环节,也是文章的用一个重点:探讨文章的主题,题是这样问的:有人说,屈原在《湘夫人》中所表现的男女水神欢会难期、思而不见的爱情悲剧,实际上是他自己不为楚王所知的身世悲剧的曲折反映。你同意这一说法吗?试用的欣赏方法阐述你的理由。我原本设想的是,学生对主人公屈原应该很熟悉,并且能和文章湘君的心情和境遇结合起来分析,那这样用本单元鉴赏诗歌的方法---“以意逆志,知人论世”就能很轻易分析出来,可结果,学生很难讲二者联系并结合起来,先看分析:从文中你能看到屈原的影子吗?从湘君期约难遇、可望难即的悲剧情景,我们是否可以联想到屈原一再被楚王疏远、流放的遭遇?湘君在沅江、澧水两岸徘徊、追寻的身影,是否有时会叠印着屈原“行吟江畔”的“上下求索”形象?湘君对真挚爱情、美满生活的执著追求,是否寄托着屈原对政治理想、复兴事业的至死不渝?湘君在无可奈何情况下的“逍遥容与”,是否融进了屈原在人生偃蹇路途中的宽解自慰?在本课时,我想从大的方面学生应该可以把握自伤身世这一说法,那么结合文中具体的描写,学生也能发现曲作者对应之处,但课堂的表现却与我的设想截然相反。我想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有以下几点:1、备课不充分。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学情,对于作者屈原,学生大都只是泛泛的了解,而没有一个全面的把握和认识,应该,在课前用大约5分钟的时间简单介绍屈原典型的事件及思想人格这样学生就容易把握本文的主题。2、点拨技巧和能力有待提高。以后要在课堂上锤炼自己的语言,提的问题要精练并有高度的概括性。本节课后接着就是在高二五班的语文课,吸取上节课的经验,我临时调整了我的教学计划。在课前首先大概讲讲屈原的生平和思想,接着按段落理解文章大意,之后先理解第一段写景的作用,再接着,没有一段一段分析,让学生思考回答本文的主题是什么?这样学生就能结合本文具体内容来分析了。这节课在五班上的效果还可以,学生也不觉得难理解。今后要在课堂上多下功夫,争取把每节课当公开课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