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不如做过----《9加几》教学反思马桥镇小学王天文美国华盛顿国立图书馆门前写道:“我看见了,但可能忘记;我听到了,就可能记住;我做过了,便真正理解了。”文字里折射出的教学理念就是要让我们“做数学”,而不是看数学、听数学。在教学《9加几》这个内容时。正好是星期一,有我的多媒体课,课前我从碟子上录制了一些动画,自以为学生只要看懂了9和1凑成十,再加剩余的数不是很简单的事吗?!因此,在创设了运动会场面之后,就急于直奔解决盒外饮料与盒内饮料一共多少盒?我先出示了直观的画面,盒内9盒,盒外4盒,然后让学生想办法怎样很快算出一共有多少盒饮料。直观的画面确实引起了学生的兴趣,个个举起小手争先恐后要表达自己的想法。学生想的还真多,有的指着屏幕一个一个的数10、11、12、13有13盒,还有的从第一瓶开始数,也是13盒。可是就是没有一个人说先凑成10盒,再加剩下的3瓶。我只好提醒学生看看盒子应该能装几盒,还有一个空位是留给谁的?经过我的提醒,有学生指出先拿一瓶放入大盒子,然后直接加3就是13。这是一名优生说的,中等生、学困生不一定明白。此时,我得意地放出录相---一瓶饮料慢慢跳进大盒子内,大盒子装满了,忽的合起来了,刚好10盒。并且配有录音。生动的画面,清晰的旁白。学生一下子就明白了。在我的精心设问下,90%的学生已经感悟出了凑十法的优化方法。我出沾沾自喜,不用我多讲,不用学生把小棒拿的乱七八糟,知识就解决了,最后做作业时学生还真掌握的不错。课后我还向平行班老师炫耀。第二天,是一节练习课,我准备练习几道题就完事,可万万没想到学生竟忘了,不知从另一个数中拿几个过来与9相加。(我检查的是中、偏下学生)。当时我很生气,那么生动的画面他怎么会忘呢?在我厉声厉色的追问下,他更糊涂了。我有点想不明白,但我还是想明白了,在教学凑十法过程中我过于注重看,让生自己去领悟。动手做的过程我完全放弃了。我没有考虑到学生之间是有差异的。看的效果与做的效果谁具有长效性?想到这里,我突然觉得自己好像对美国华盛顿国立图书馆门前写的话有了新的认识